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商用无人机市场再“起飞” 低空经济迎来爆发临界点

2025-03-31 09:41:10 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与科技革命的深度融合,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管理、低空智慧城市等创新场景不断涌现,不仅重构传统产业格局,也为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商业服务等领域开辟了无限可能。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的《2025中国低空经济商业洞察报告——商业无人机应用篇》预测,到2029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五年内复合增长率为19.5%。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预示着低空经济爆发已接近临界点。低空消费也从“小众体验”转向“大众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人机市场作为低空技术的重要应用板块,前景广阔。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1215亿元,其中农林植保、测绘勘察和安防监控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81亿元、268亿元和157亿元,分别占整体市场的23%、22%和13%。此外,无人机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市场规模已达128亿元,年增速为32%,显示出巨大扩容潜力。

未来五年内,B端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以19.5%的增速增长,到2029年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2025年无人机构型主流为固定翼、多旋翼和复合翼,以及由此衍生的十种技术路线。固定翼无人机适合长距离、大范围作业场景,如军事侦察、打击及测绘、巡检、物流等;多旋翼无人机适用于低空、小面积作业场景,如农林植保、城市安防监控、应急救援、短距离物流配送等;复合翼无人机则融合固定翼和多旋翼构型,在城内/城际交通、应急救援等需要兼顾长距离飞行和垂直起降能力的场景中具有优势。

商用无人机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包括美团、顺丰、中国电信、京东物流、中国电科等知名企业。然而,无人机商业化应用推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能量密度、飞控与传感技术以及信号传输三个方面。目前,商用无人机主要依赖锂聚合物电池,但其在续航和载重能力上存在局限,尤其在高负载应用场景中会大幅缩短续航时间。飞控系统在复杂环境中存在GPS信号丢失、信号干扰失控等问题,现有4G图传系统延迟较高,传统5G网络下仍需50—100ms,长距离飞行稳定性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未来将通过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推广、氢燃料增程方案及轻量化封装技术革新,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耐用性。仿生AI飞控系统和高能效的AI传感器将大幅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运行稳定性和计算能力。更先进的5G—A/6G载波聚合网络、低轨卫星直连以及量子加密传输技术将降低延迟、增强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无人机逐渐进入原子化阶段,深入渗透到工作场景的各方面。灵活的无人机操作外包平台和工作人员的无人机赋能显得尤为迫切。无人机操作证照成为证明操作者技术水平和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依据,是从业者入行必备的敲门砖。

作为低空市场的重要领域,无人机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需求与供给错位及不平衡问题正在缓解。市场已形成“从技术突破—成本下降—政策松绑—场景拓展”的正向循环。技术突破方面,无人机正从单点创新向系统集成转变,模块化架构设计、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能源革命等推动技术效能从局部优化向全局跃升。技术突破的同时,无人机组件成本持续下降,成本结构经历颠覆性重构。无人机安全体系也从传统的故障后应急转向全链路主动防御,构建“感知—决策—防护”的实时闭环。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生态的完善,无人机将在更多领域实现不可替代的价值。(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