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军机市场上,中型多用途战机竞争激烈,西方拥有如F-16V、阵风、“台风”等一系列成熟机型,但这些机型往往售价昂贵,且伴随较多的政治附带条件与军事条约束缚。歼10C在价格、性能上取得了明显优势,例如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新式的头盔瞄准器、PL-15远程空空导弹,使其具备了外贸四代半中最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当然,其对地打击能力和挂载能力不如阵风,但在空战能力上,歼10C完全能够弥补其他领域的不足。
歼10C没有政治因素限制,这无疑会吸引更多因政治因素无法购买西方战机的买家。巴基斯坦已先行一步采购歼10C,明确取代美制F-16战斗机,巴方对歼10C评价完全超出预期,认为其远强于F-16。除伊朗、孟加拉国外,缅甸、甚至部分中东或拉美国家也曾被外界猜测有可能引进歼10C,其出口范围或将进一步扩大。
歼10从首飞至今,已走过27年历程,既是中国航空工业在上世纪末“追赶型”研发的产物,也肩负着近年来技术爆发时代下军工全面升级的使命。该系列经历A、B、C诸多型号演进,从起初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到后来积累自主设计经验,再到现如今以国产发动机、AESA雷达、先进火控系统等核心组件全国产化,体现出中国对复杂尖端军工体系的全面掌控。如今,《欧亚时报》对歼10C的罕见称赞,侧面表明印度媒体不得不正视这一机型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虽然116架“大单”目前仍停留在印媒分析的阶段,但歼10C若真能获得伊朗、孟加拉国乃至其他国家的订单,对中国战机外贸出口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