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观上看起来不错,但两个细节表明这架预警机尚未达到实战化测试的程度。首先,机鼻领航员舱保留了透明玻璃罩,这在空警-2000和A-50上已被取消,用于安装气象或导航雷达。其次,机头部位的天线数量稀少,机身光滑,与原版运输机几乎没有区别。这表明预警机仍处于原型试飞阶段,主要测试飞行适配性,内部系统可能尚未完成开发。
结合之前的卫星照片,可以发现雷达罩比空警-2000大一圈左右,推测不太可能是使用空警-2000的技术。三面相控阵雷达阵列也显示出朝鲜通过杂糅中俄预警机的设计和发展思路,整合出了具有特色的预警机构型。
然而,朝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链系统的开发、电力供应和散热问题。伊尔-76的发电供电系统原本为运输机设计,预警机的耗电量远高于运输机,需要解决发电和电力分配问题。此外,朝鲜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仍是三四十年前的米格-29A,如何将火控系统和机载计算机整合进新系统也是一个难题。因此,有人猜测朝鲜发展国产预警机是否预示着短期内可能引进新型战斗机。(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