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败:砸钱支援乌克兰,却被美国踢出谈判桌
三年来,欧盟国家合计给乌克兰投入了超过500亿欧元的资金支援,涵盖军备、经济援助和难民安置等方方面面。表面上看是“支持民主阵营”,但实际操作中却像是烧钱买教训。战争陷入拉锯,欧洲血本无归的同时,美国却悄悄在沙特与俄罗斯进行幕后接触,连乌克兰自己都被晾在一边。乌总统泽连斯基气得直跳脚,不带乌克兰谈就算了,连出钱出力最多的欧洲也被排除在外,这让人如何不寒心?
与此同时,欧洲自身经济状况持续恶化。欧元区经济增速跌至0.5%,通胀高企,物价飞涨,民众工资却原地踏步。社会不满情绪迅速蔓延,右翼政党借机煽动反对声浪,街头抗议此起彼伏。马克龙高喊“欧洲要战略自主”,但现实是:军事听美国的,政策看美国的,甚至连派个象征性的3万兵力援助乌克兰,都被网友群嘲“百万乌军都顶不住,你这点人够干啥?”
第三败:战略短视成笑柄,欧洲甘当美国棋盘上的“卒子”
俄乌战争让欧洲曾经引以为傲的“平等盟友”形象瞬间崩塌,现实揭示得赤裸裸——美国是老大,欧洲只是跟班。为了响应美国的战略部署,北约国家被迫上调军费预算,甚至传出要把军费比例提升到GDP的5%。德国人一合计,这笔钱本可以用来修建无数所学校、医院,改善民生福祉。结果现在全砸进了“战争机器”。
美国嘴上高喊“团结抗俄”,背地里却在盘算自己的小算盘,不但和俄罗斯暗中谈判,甚至提出要乌克兰用境内稀土资源抵债。一边从乌克兰索要资源,一边让欧洲继续输血,这样的“伙伴”关系,真是赤裸裸的利益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