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特朗普此前多次表达过希望与朝鲜领导人会面的意愿,此时却反而高调搞军演,无疑是典型的“萝卜加大棒”策略。他在对朝释放对话信号的同时,又拉上日韩施加军事压力,这种一手拉拢、一手恫吓的手法,目的并非真想打,而是要在日后谈判中抢占主动,以展现其对外政策“强硬有效”的形象,为国内选情加分。
然而,尽管美方一再加压,对朝鲜构成实际威胁的能力却仍有限。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美俄关系缓和的大背景下,朝鲜内部确实存在某种不安情绪:如果普京为了修复与华盛顿的关系而“牺牲”朝鲜的利益怎么办?面对这一潜在风险,金正恩的应对方式并非坐以待毙,而是亲自坐上火车,直奔莫斯科。
3月24日,克里姆林宫方面公开宣布,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已经收到俄方发出的正式访问邀请,具体行程将通过外交渠道另行安排。普京此举正是为了向外界表明一个明确立场:无论美俄关系如何变化,俄罗斯对朝鲜等传统伙伴国家的立场不会动摇。这不仅是一次外交邀请,更是俄罗斯向朝鲜送出的“定心丸”。
事实上,普京并不是空口说白话,他已经用具体行动证明了维护俄朝关系的诚意。在金正恩收到邀请前不久,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亲自访问平壤,与金正恩会晤,并转交普京的亲笔信。双方会谈气氛融洽,且在涉及地区安全与国际局势的多个关键议题上高度一致。俄朝双方明确表示将在共同抵御外部压力、维护地区稳定方面继续加强合作。
从更广阔的地缘角度来看,外界无需对俄罗斯是否会“抛弃”朝鲜心生疑虑。与美国拥有众多盟友、习惯于“收买支持”不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数量有限且多属“命运共同体”。在这种关系格局下,莫斯科对这些少数伙伴的依赖反而更深,因此也更加不可能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