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泄密事件引发信任危机 安全漏洞曝光!白宫的Signal聊天泄密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大西洋月刊》首次披露特朗普政府高官在非政府加密应用Signal上讨论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计划后,本周三再次曝光了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和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的具体“骚操作”细节,进一步揭露了这一事件的严重性。
最新曝光的聊天内容不仅涉及大量高度机密的军事作战信息,还包括可能影响美国欧洲盟友关系、内阁成员的仕途前景以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时间、武器和情报三大核心要素,若被敌方截获,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甚至人员伤亡。更令人担忧的是,五角大楼此前已警告Signal存在漏洞,禁止用于机密通信,但这些高官却置若罔闻。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群聊共有18名成员,其中包括多名CIA和NSC官员。赫格塞斯在3月15日的Signal群聊中发布了详细的军事打击计划,包括F-18战机、MQ-9无人机和战斧巡航导弹的具体使用时间,甚至提到目标人物的“已知位置”。沃尔兹在空袭进行中补充了实时情报,显示群聊不仅是计划发布平台,还涉及实时战况更新。白宫对此回应称这只是敏感的政策讨论,不涉及机密信息,但前国防官员和军事专家指出这种信息通常被视为高度机密。
尽管白宫否认违法,但专家认为此举可能触犯《间谍法》和《总统记录法》。国会已启动调查,若证实信息在泄露时属机密,赫格塞斯与沃尔兹可能面临法律追责。新任国家情报总监塔尔西·加巴德辩称聊天内容为“标准更新”,但她的态度引发了信任危机。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威克表示这些信息应被列为机密,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吉姆·海姆斯则直接质疑加巴德的行为违反了保护预先警告信息的准则。
最新爆料还显示,特朗普的中东及乌克兰特使斯蒂夫·威特科夫在莫斯科期间也在Signal群聊中接收消息。作为总统的老友,威特科夫缺乏外交经验,身处俄罗斯情报监控的高风险区域。《华尔街日报》指出,俄罗斯情报机构可能密切关注威特科夫的通信,Signal的商业性质使其极易被攻破,这不仅暴露美方意图,还可能危及盟友情报共享的安全性。
群聊中,斯蒂芬·米勒以“总统已明确指示”为由压制异议,显示其在决策中的强势地位。副总统万斯虽有疑虑,最终妥协,揭示了特朗普团队内部的权力分配与协调机制。此外,万斯在群聊中抱怨“再次救欧洲于水火”,引发外交隐患,结合特朗普政府一贯的单边主义倾向,欧洲国家或将重新评估与美军事合作的可靠性。
“Signal门”与希拉里邮件门形成戏剧性对比。2016年,特朗普团队猛批希拉里使用私人服务器,如今他们却在Signal上重演类似错误,且后果更严重。希拉里本人嘲讽道:“你们在开玩笑吧?”民主党趁势猛攻,要求彻查并预示国会调查将步步紧逼。
“Signal门”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使用非政府平台讨论军事行动,且意外将记者纳入群聊,这种表现让公众和盟友质疑其能力。从技术层面看,使用Signal而非政府安全网络已是重大失误;从管理层面看,高官们对信息敏感性和安全规范的漠视令人咋舌。特朗普选择力挺沃尔兹和赫格塞斯,试图淡化事件,但公众和国会的压力不会轻易消散。
这场“安全灾难片”提醒我们,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命脉。如何平衡便利与安全,以及如何界定和规范不受监督的高官行为,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美国当下的政治闹剧,也值得全球企业和政府深刻反思。(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