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专家:特朗普的霸权争夺逻辑变了 重置霸权“操作系统”

2025-03-27 13:28:16 来源:新浪财经

特朗普的霸权争夺逻辑变了 重置霸权“操作系统”。美国的霸权运行理念正在经历深刻转型,从二战后建立的自由主义精英共同体转向特朗普2.0时期推崇的新右翼逻辑。这一系列动作看似是对霸权的“拆解”,实则是对霸权“操作系统”的重置。美国霸权依赖军事与经济资产、国际组织与机制以及精英共同体的理念逻辑协同运行。特朗普政府放弃冷战式的自由主义精英共同体,转向新右翼精英网络,推崇领土、势力范围和大国交易,旨在以块状区域性霸权取代网状全球性霸权。

这种转变源于美国政治的“右转”。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向盟友声索领土、公开干涉选举、缓和美俄关系、威胁乌克兰出让关键矿产权益等。这些行动表明美国正在重置其霸权“操作系统”。新的核心理念崇尚物理性权力、“势力范围”和“大国交易”,无视观念性的秩序建构,用基于硬势力范围的块状区域性霸权取代基于软意识形态的网状全球性霸权。

霸权的运行需要硬件(如军事力量投射网络)、软件(如国际组织与机制)以及“操作系统”来适配和控制硬件与软件。这个“操作系统”是关于霸权如何建构和运行的核心理念逻辑,以及通过认知植入、价值灌输和利益关联等方式塑造的认同和维护核心理念逻辑的精英共同体。例如,跨大西洋联盟不仅依靠物质基础,更依靠政界、商界、情报界、学术界和媒体界的精英共同体网络。

冷战期间,美国通过全面渗透和控制西欧各国的情报机构、媒体、学术界等,培植自由主义价值观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通过各种手段推动东欧各国“民主转型”。然而,这种渗透和控制也使欧洲精英得以渗入美国政治进程,将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关切塑造成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政策。在跨大西洋互动中,美国虽然始终是主导方,但必须保持相对尊重和温情脉脉的处事方式,加强霸权的合法性。

随着特朗普政府在美国掌权,跨大西洋自由主义精英共同体失去了主心骨。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认为,这个共同体已经成为裙带网络和小金库,代价是让美国为欧洲的安全和反俄情绪买单。相比之下,特朗普更偏爱领土、势力范围、关键矿产等实际利益。特朗普政府完全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及其援助项目,瘫痪承载自由主义精英价值观的机构和组织“软件”,并几乎抛弃了外交语言,用对待附庸和仆人的方式处理对盟友关系。

特朗普2.0政府确实是在拆解美国自二战以来的全球霸权的核心理念逻辑,重塑“操作系统”,但这不等于抛弃美国霸权本身。放弃旧目标、旧手段、旧机构,不等于放弃对盟友和其他国家的渗透、干涉与控制。尽管美国必然会调整其全球军事部署,但不会放弃作为霸权物质基础和支点的军事基地、驻军和联盟体系,而是要重装“操作系统”,让“硬件”服务于新目标。同时,重装“操作系统”也可以匹配对外控制和干涉的新工具“软件”。

新霸权“操作系统”崇尚实际物理性权力,无视观念性的秩序建构。特朗普对领土扩张、关键矿产和重要海港的言论体现了19世纪式的权力观,认为只有实体性资产才是国家权力和威望的源泉。这种权力观预示着美国开始全面抛弃二战后的对外战略,从追求秩序建构转向追求领土扩张和势力范围。此外,新霸权“操作系统”旨在用基于势力范围的块状区域性霸权取代基于意识形态的网状全球性霸权,并强化对盟友体系的绝对控制和压榨。

美国霸权“操作系统”的重置将对国际秩序产生多种冲击。基于大国势力范围的核心逻辑,可能会导致历史领土收复运动、泛民族主义、新纳粹主义思潮等历史逆流沉渣泛起。对于欧洲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真正重新成为一个在战略和安全上自主的力量,而不是在霸权提供的安全保护伞下以价值观界定自身利益和行动的“规范性力量”。欧盟应当走向独立自主,避免彻底成为新右翼霸权体系下的附庸。

美国转向区域性扩张和整合,搁置了改造非西方文明的目标,有利于中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非西方国家稳定发展和非西方文明道路的复苏。未来的多极秩序不能是19世纪欧洲列强多极争霸格局的重演,多个新兴的非西方经济体和崛起中的“全球南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才是引领世界大变局发展方向的人间正道。(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