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绝密战争计划泄密折射出什么 霸权逻辑的虚伪面具。2025年3月24日,美国白宫承认了一起国际政治史上的荒诞事件: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中情局局长在内的18名美国政府高官,在加密聊天软件Signal的群组中讨论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计划。更戏剧性的是,《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被误拉入群,全程目睹了绝密军事计划的制定细节。
这场“乌龙泄密”不仅暴露了美国军事决策的草率,还揭示了其霸权逻辑的虚伪。从“捍卫航行自由”的冠冕堂皇,到“向盟友敲竹杠”的利己算计,再到对欧洲盟友的赤裸鄙视,美国的“国家安全”俨然成了利益交易的筹码。
事件始于一次技术失误。3月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通过加密软件Signal向戈德伯格发送好友申请,后者虽怀疑是骗局,仍选择加入名为“胡塞问题核心小组”的群聊。群内18名用户包括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国务卿鲁比奥等军政要员,讨论内容直指3月15日对也门的空袭行动。
美东时间3月15日上午11时44分,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群中发布了空袭的详细计划:攻击目标、武器清单、行动时序等核心机密一览无余。两小时后,美军轰炸也门的行动如期展开,戈德伯格通过社交媒体实时验证了群聊内容的真实性。这场本应高度保密的军事行动,竟在记者眼皮底下完成“直播”。
副总统万斯在群聊中直言空袭是“错误决策”,认为美国仅3%的贸易依赖苏伊士运河,而欧洲高达40%,为何要替他们买单?他担忧空袭将推高油价,并质疑特朗普“对欧洲的敌视态度与行动逻辑自相矛盾”。这番言论揭示了美国军事行动的底层逻辑——所谓“维护国际航道安全”,实则是为欧洲盟友“有偿打工”。万斯甚至建议推迟行动以“向民众解释必要性”,却被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以“犹豫会削弱威慑力”为由驳回。
群聊中,美国高官对欧洲的鄙视毫不掩饰。万斯称“讨厌再次救助欧洲”,赫格塞斯附和“欧洲搭便车的行为太可悲”,白宫副幕僚长斯蒂芬·米勒更直言:“必须让欧洲明白,美国恢复航行自由需要经济回报。”这种将军事行动与商业交易划等号的思维,彻底撕下了“价值观同盟”的遮羞布——盟友不过是美国利益棋盘上的棋子,必要时可明码标价。
当空袭行动“成功”后,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在群内连发“拳头、美国国旗、火焰”表情包庆祝,其他官员则用“祈祷手势”“肌肉emoji”呼应。这种将战争决策娱乐化的行为,暴露了美国高层对国际局势的轻佻态度。军事行动不再是慎重的国家行为,而成了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红表演”。
群聊中最露骨的,莫过于美国对经济利益的赤裸索取。米勒明确要求“向埃及和欧洲索要回报”,并威胁“若欧洲不赔偿,美国将采取反制措施”。这种“军事行动+经济勒索”的组合拳,正是美国“长臂管辖”的典型写照——以武力为后盾,将全球公共产品私有化,再逼迫他国为“安全保障”付费。
戈德伯格虽未公开具体作战计划,却在文章中犀利指出:“这群人用商业软件讨论绝密行动,甚至拉记者入群,简直是《反间谍法》的活教材。”他嘲讽道:“我从业30年,从未见过如此离谱的泄密。”
面对舆论风暴,特朗普宣称“毫不知情”,并贬低《大西洋月刊》“是家快倒闭的三流媒体”。白宫则坚称“泄密未影响行动成功”,继续力挺涉事官员。民主党参议员舒默抨击此事是“危及国家安全的业余行为”,要求彻查“特朗普团队是否在其他群聊中泄密”。前国务卿希拉里讽刺:“当年他们攻击我的私人邮箱,如今自己的绝密计划在群聊曝光,真是历史轮回。”
从误加记者入群到用表情包讨论战争,这场闹剧折射出美国政治精英的傲慢与无能。当国家安全决策沦为群聊谈资,所谓“全球领导者”的光环已碎了一地。美国对欧洲的鄙视与勒索,彻底暴露了“跨大西洋同盟”的虚伪性。当“共同价值观”让位于“经济算盘”,所谓盟友不过是霸权棋局中的临时搭档。美国试图以军事威吓与经济勒索维持霸权,却连最基本的保密能力都已丧失。这场泄密事件犹如一记耳光,打醒了世界:当霸权体系的内核腐朽,任何技术优势都无法掩盖其战略失格。(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