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韩国大选,左翼阵营的李在明以0.73个百分点之差惜败给右翼阵营的尹锡悦,成为韩国史上得票率差距最小的总统选举。三年来,李在明一直努力准备,渴望再度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今天,他离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
2024年3月26日,被视为韩国下届总统热门候选人的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迎来了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的二审判决:推翻一审判决,判定无罪。就在本周初的24日,韩国宪法法院驳回了对总理韩德洙的弹劾案,韩德洙随即恢复总理职务,并代行总统职权。而备受关注的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却迟迟没有宣判,宣判日期一拖再拖。
韩国政坛这一连串司法事件使得最高权力争夺越发激烈。李在明被判无罪后,是否意味着他能如愿当上下届总统?这场漫长曲折的政治局势将如何发展?
早在2021年,时任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就被指控在竞选期间发表虚假言论,声称不认识涉及地产腐败案的关键人物。2024年11月15日,一审法院认定其违反《公职选举法》罪名成立,判处一年监禁、缓刑两年。李在明随后提出上诉,二审最终宣判其无罪。不过,该案仍未迎来最终定局,如果检方继续上诉,李在明仍可能面临被剥夺选举权的风险。
除了这起案件外,李在明还背负了涉嫌教唆伪证案、大庄洞和柏岘洞开发项目涉嫌渎职和受贿案、城南FC赞助金案共三起案件。这些案件若被判有罪,同样可能严重影响他的政治生涯,甚至剥夺其竞选总统的资格,并对共同民主党的形象造成巨大冲击。
李在明出生于贫寒家庭,年轻时曾在工厂工作,因工伤导致左手腕残疾,后来通过自学考入中央大学法律系,成为一名人权律师。他的政治生涯始于城南市市长,随后担任京畿道知事,并于2022年当选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以直言不讳和务实著称,敢于挑战既得利益集团,推行进步政策,深受基层民众欢迎。但他的强硬作风也引发了一些争议。2022年总统选举中,李在明以微弱劣势惜败尹锡悦,部分原因在于他的个人风格和政策主张引发了保守选民的担忧。
李在明并非典型的亲卢武铉派,但在共同民主党内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他在左翼阵营尤其是基层和青年选民中获得了广泛支持。2023年8月31日,李在明开始无限期绝食抗议尹锡悦政府的施政,持续了20余天。2024年1月2日,他在釜山出席活动时遭遇刺杀,颈部受伤,所幸无生命危险。同年12月3日,尹锡悦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戒严状态,李在明高调翻墙进入国会,并通过直播呼吁民众保护国会。
自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以来,韩国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宪法法院优先对韩德洙弹劾案进行宣判,旨在暂时稳定政局,尽量减少政府在经济和外交事务方面的混乱。但随着尹锡悦弹劾案的宣判日一再推迟,社会焦虑情绪持续蔓延。目前尹锡悦的弹劾审理时间已经超过朴槿惠和卢武铉。一旦弹劾案通过,尹锡悦下台,新一届总统选举将在60天内举行;若弹劾案被否,尹锡悦复职,任期至2027年5月。
从民调数据上看,李在明目前尚有较大优势。根据“真实计量器”本月17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李在明以46.9%的支持率排名第一,大幅领先于其他潜在参选人。左翼阵营中,前总理李洛渊、现任京畿道知事金东兖等人也被视为潜在的总统候选人;右翼阵营中,前总理黄教安、现任国民力量党党首金起炫等人也可能参选。然而,形势还不太明朗,朝野双方在法律层面的角力以及美国和韩国财阀的选择将是关键因素。(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