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提出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在白宫设立造船办公室并提供特殊税收优惠。此外,美国政府还打算对中国制造的船只进港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附加服务费”。相关计划的听证会定于3月24日举行。然而,《华盛顿邮报》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希望借此对抗中国在商业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但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海事专家指出,美国造船业的复苏需要政府长期支持,短期内难以与中国竞争。目前,美国制造的船只还不足以替代中国市场上的船只,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费用只会增加运费成本并扰乱全球供应链。《华盛顿邮报》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计划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攻击,可能威胁到远洋贸易体系,并导致供应链中断。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报告,指控中国通过补贴不公平地主导造船业,损害美国利益。为此,美国政府提出三项收费方案:按次征收、根据运输船队中中国制造船只的比例征收以及根据未来订单中中国船只比例征收。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使美国造船厂从中国、韩国和日本手中夺回订单,并要求美国出口商使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运输货物,这一比例将在七年内从几乎为零上升到15%。
航运研究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首席执行官拉尔斯·詹森批评该计划,称其对海运供应链运作方式缺乏了解。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实施新的港口费,三大航运联盟可能会将中国制造的集装箱船调至欧洲航线以避免额外成本,一些船只也可能转而停靠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这可能伤害美国码头工人和卡车司机。新奥尔良期货交易所执行董事布雷特·布尔乔亚表示,一些船舶运营商已试图取消与部分美国港口的合同,并推迟新协议谈判,因为与美国进行贸易的成本存在不确定性。
航运经纪公司Gisholt Shipping总裁汉斯·劳厄认为,那些长期租赁中国制造船舶的美国小型航运公司可能会面临破产。面对每次停靠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的费用,航运公司可能会选择在一个地方卸下所有货物,例如洛杉矶港,这将导致类似疫情期间的拥堵。除了影响进口外,停靠美国小型港口的船只减少还可能使美国主要出口商向外国客户运送货物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
近年来,美国造船厂每年通常只交付少量商用船舶,而中国则建造了数百艘船舶。根据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停靠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船中约有17%是中国制造的。2024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的55.7%。相比之下,美国造船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每年5艘左右的新船产量。美国造船业的颓势引起了两党的关注,前任拜登政府期间,工会提交请愿书寻求政府帮助。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刺激措施重振美国造船业,但面临诸多障碍。如今,美国造船厂在商业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高昂的成本和劳动力短缺使得提高竞争力变得困难。(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