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机研发有多难 全球仅少数国家能玩转!当美国F-47六代机的鸭翼设计引发争议时,中国的两款六代原型机已经翱翔蓝天。这场关乎未来制空权的竞争中,一个残酷现实逐渐显现:全球能研发六代机的国家屈指可数。
放眼全球,真正投入六代机研发的国家很少。美中两国领跑第一梯队,俄罗斯曾提出米格-41高超音速截击机计划勉强挤入第二梯队,而欧洲法德西合作研制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和日英意牵头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项目则构成了第三梯队。印度也希望在其AMCA五代机基础上推进六代机研发。
真正能在六代机领域取得突破的国家不多。一个国家是否有能力研发六代机,主要取决于其在五代机领域的技术积累。目前,掌握五代机“4S”标准(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态势感知)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在这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短板。六代机的隐身性、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超巡速度等指标都要远超五代机,因此技术和工程上的挑战更加严峻。
在六代机的研发竞赛中,中国和美国显然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成飞的歼-36和沈飞的歼-50在去年已完成试飞,而美国空军的六代机F-47仅公开了一张图片,海军六代机F/A-XX的消息更是寥寥无几。尽管如此,中美在六代机研发上的进展已远超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