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三国杀”内斗:欧盟砸钱千亿想甩开美国,结果惨遭现实打脸 欧洲防务自主梦难圆!欧盟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重点讨论了增强欧盟竞争力的问题。此前一天,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欧洲防务未来白皮书》,提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划拨1500亿欧元贷款采购欧洲军备。这一举措在地缘政治动荡加剧、美欧关系裂痕加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
该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大幅提高军费开支,通过贷款计划助力成员国共同投资关键军事资产,减少对美产武器的依赖,加大军备联合采购力度,缩小成员国间的国防差距,提升欧洲整体战备水平。此外,还希望通过简化法规扩大欧盟范围内的国防市场,提高合作效率,并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必须投资国防,加强能力,并采取积极主动的安全措施。
然而,欧盟内部存在诸多分歧。法德两国各有盘算,法国主张欧盟成员国应从欧洲内部采购65%以上的军事装备,以此减少对美国的防务依赖。马克龙政府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本国军火产业发展,同时强调战略独立。德国则坚持务实路线,希望通过强化外围合作来达成多方平衡,现任总理朔尔茨主张向具有战略意义的非欧盟国家开放防务合作,如英国、挪威、瑞士及土耳其,以增强欧洲的整体防务能力。
南欧国家面临财政困境,对军费分摊持抵制态度。东西欧对俄罗斯的“恐惧感”差异也导致安全分歧。此外,英国脱欧后在欧洲防务领域的影响力受到限制,但英国仍试图通过与欧盟国家的合作,维持其在欧洲防务中的影响力。英国首相斯塔默呼吁重启英欧关系,但在防务战略上依然坚持“北约优先”。
“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还面临多重悖论。美国主导的北约框架制约欧盟自主空间,欧盟产业空心化拖累该计划的可持续发展,英国“离岸搅局”挑战欧盟团结性。传统产业的衰退危机仍在持续,过度关注军事领域可能导致对其他关键领域的忽视,削弱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担忧大幅增加的军费开支会影响国内民生,东欧国家则倾向购买美制武器。
种种矛盾表明,各成员国在关键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欧盟“团结一致增强防务”的愿景愈发扑朔迷离。尽管“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意在削弱对美国的依赖,迈向战略自主,但北约的存在依旧使得欧洲难以在军事上完全摆脱美国的阴影。未来,欧盟能否真正实现“战略自主梦”,不仅取决于其成员国内部的利益平衡,还深受美欧关系微妙变化的影响。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