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因素也在F-16V交付中扮演重要角色。俄乌冲突爆发后,拜登政府加大了对乌支持力度,使得台湾的武器订单被挤到“后排”。尽管曾有承诺加快对台军售,解决超过200亿美元的积压订单,但供应链的现实困境难以短期内扭转。
对于台湾当局而言,这笔巨额军购的拖延不仅是一场财务考验,更是对其战略规划的沉重打击。66架F-16V和配套的AGM-154导弹,在一些“台独”分子眼中是救命稻草。如今资金已支付,战斗机却迟迟未见,岛内舆论开始质疑美国的可靠性和承诺。
即便F-16V最终交付,其第三代战机定位在面对解放军先进战机时仍然处于劣势。更何况,台军战斗机被认为在战争爆发后没有机会起飞,或者起飞后也难以降落。台湾当局购买的66架F-16V“失踪”背后,反映了美国军工体系供应链危机的真实状况。从疫情冲击到资源分流,再到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台湾的空中现代化计划陷入困境。短期内,美国或许能通过政策调整缓解部分压力,但供应链的结构性问题若不解决,对所有依赖美国武器供应的采购方来说都是噩耗。台当局66架F-16V几乎“失踪” 供应链危机所致!(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