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业”底层逻辑是什么
特朗普的政策虽然在外界看来常常出人意料,但实际上,他的战略逻辑与美国历史上的帝国主义扩张一脉相承。他的言论与决策主要展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一、同时推动陆地与海洋扩张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传统的帝国主义通常分为两类:陆地型帝国主义和海洋型帝国主义。前者主要依靠武力征服和控制领土,获取土地和资源;后者则依靠强大的海军掌控航道,通过全球贸易体系实现经济与政治影响力的扩展。
特朗普的“扩张主义”同时涵盖这两种模式。他的“购买格陵兰岛”计划,以及关于“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五十一州”的言论,展现了其对领土扩张的兴趣;而他推动美国在全球关键海洋通道的军事存在,比如加大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则表明他同样看重海洋型帝国主义的优势。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核心战略通道,长期以来是美国全球军事与贸易体系的重要支点,而格陵兰则位于北冰洋航道的要冲地带,直接影响北美与欧洲之间的海上通道。从这一角度看,特朗普的扩张目标不仅是陆地,更是全球关键水域的控制。
二、以武力威胁为主要手段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向来以“强硬”著称,他不仅频繁在外交场合放出威胁性言论,甚至多次表示愿意通过军事手段达成目标。例如,在有关格陵兰岛的谈判中,当被问及“如果谈判无法成功,美国是否会动用武力”时,特朗普的回答是“我不排除这种可能”。在讨论加沙问题时,他甚至公开表示:“如果有必要,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