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上任后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税战,对中国加征的关税累计达到20%。半岛电视台网站3月11日发表文章指出,与之前相比,中国现在更加强大且准备更加充分。中国不仅减少了对美国贸易的依赖,还通过财政刺激和出口策略增强了自身的经济韧性。此外,中国的反制措施较为克制且有针对性,没有陷入与美国的恶性竞争。相比之下,特朗普此次加税范围广、速度快,可能因国内经济压力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关税措施。
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以“中国未能遏制芬太尼对美出口”为由,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了20%的关税。中国随即对美国农产品、能源等采取了多项反制措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如果美方执意打贸易战,中方将奉陪到底,并呼吁美方回到对话合作的轨道上来。
这些针锋相对的措施让人想起2018年的第一轮贸易冲突,但如今中美两国的情况已截然不同。分析人士称,近年来中美两个经济体减少了相互依赖,减轻了关税的影响。佳富龙洲副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多尔表示,最新关税对中国来说是可控的,远低于特朗普竞选期间威胁的60%税率。彭博社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间,中美贸易占各自外贸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认为,中国不太可能对关税感到恐慌,至少目前不会。他表示,跨境电商利用“800美元以下商品关税豁免”政策成功将低成本商品直接卖给了客户。同时,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增强了国内经济的抗冲击能力。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经济专家卡斯滕·霍尔兹认为,即使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产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会超过一个百分点。
尽管中国地位比2018年更强,但仍希望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谈判。策纬咨询公司食品和农业分析师伊文·罗杰斯表示,中国的报复措施表明其不打算坐以待毙,但也不会被诱使升级贸易冲突。相反,通过对少数关键行业征收适度关税,中国试图加大对美国红州的政治压力,促使特朗普回到谈判桌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龚炯表示,中国能够承受压力,但也愿意谈判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