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可能是在暗示,巴沙尔的支持者仍在背后操控反对势力,试图制造混乱,颠覆新政府的统治。阿拉维派虽然已失去最高权力,但依然掌握一定的军事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或许在秘密策划反攻。
其次,也有可能是指政府内部的派系斗争。叙利亚新政府并非由单一武装组织主导,而是多个武装派别联合组建的政权。其中,沙拉本人及其所属的沙姆组织虽然对外宣称已摆脱基地组织影响,但其合作伙伴是否持有相同立场,外界仍存疑。更重要的是,不同武装势力之间是否真的能够保持团结?此次针对阿拉维派的屠杀,是否意味着某些组织试图排除异己,进一步巩固权力?这一切仍然有待观察。
沙拉声称叙利亚可能爆发内战,这不仅是对当前局势的警告,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在新政权内部的影响力并未完全稳固。
叙利亚内部的混乱局势,使得各国对该地区的政策立场出现分歧。联合国五常、伊朗、土耳其、阿拉伯国家等主要力量纷纷与叙利亚新政府接触,试图在新局势下寻求合作与影响力。但以色列却始终未与沙拉政权建立联系,显示出其对新政府的不信任。
以色列的谨慎态度并非没有依据。作为叙利亚的长期邻国,以色列对叙利亚局势的掌握程度远超其他国家。历史上,以色列曾成功在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巴沙尔的父亲)身边安插了一名高级间谍,甚至一度接近叙利亚国防部长职位。这一事实表明,以色列在情报领域对叙利亚有着深入了解,其判断往往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此次针对阿拉维派的大规模清洗,使以色列更加坚信,新政府内部的极端势力仍然难以控制。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近日公开宣布,将采取措施保护叙利亚境内的德鲁兹族群。这一决定并非简单的人道主义援助,而是基于对未来局势的深度考量。由于德鲁兹人在叙利亚长期受到压迫,新政府内部的一些势力可能会将其视为潜在的威胁,从而对其进行迫害。为了防止德鲁兹族遭受类似阿拉维派的清洗,以色列史上首次允许德鲁兹人进入其控制区打工,确保其基本生存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