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021年披露的一份名为“战略指南针”的草案显示,到2025年,欧盟应发展出一支50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无需经过27个成员国批准即可投入战斗。草案还提到,为减少对美军事依赖,欧盟计划填补关键能力差距,如远程军用航空运输、空间通信技术和情报能力等。不过,欧盟各成员国代表强调,这份计划并非要与北约竞争,而是对其进行补充。
美国政府态度的转变加大了欧洲的压力。特朗普曾威胁北约盟友,若不增加军费,美国不会保护他们。马斯克也质疑为何美国纳税人要承担欧洲大部分防务费用。因此,欧盟各国政府正在讨论如何在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下自我防卫,包括与英国和挪威等非欧盟国家的合作。
英国希望在欧洲防务上发挥领导作用,宣布将与挪威加强合作,并提高国防开支。3月2日的伦敦峰会上,各方讨论了组建“意愿联盟”,确保支持乌克兰的同时协调防务支出增长。目前,欧盟首要任务是增加国防预算、改善空中防御、替换美军提供的后勤设备和支持设备、提高部队战备状态及维持有效的核威慑。
据研究,为了填补美国可能留下的空白,欧洲需要增加相当于30万美军的作战能力,重点发展机械化和装甲部队。此外,还需要在设备生产方面采取超常规的努力,包括新增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火炮等。欧洲还需增强航空运输、导弹战、无人机战、通信和情报能力,特别是提升无人机生产能力。
要想实现这些部署,欧盟及其成员国每年需额外投入约2500亿欧元的军费,这意味着国防预算将从目前占GDP的2%增加到3.5%-4%。目前只有波兰达到了这一要求。军费增长可以采取欧盟与成员国共同承担的方式,以确保既有足够的联合采购资金,又能维持各国的独立军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