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巴黎紧急会议德法内讧说明了什么,马克龙“欧洲联军”梦碎?

2025-02-19 10:40:57 来源:

2月1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召集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及欧洲在俄乌谈判中的角色展开讨论。然而,这场峰会不仅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欧洲内部的严重分歧。在俄美即将展开直接对话的关键时刻,欧洲的内部分裂无疑让自身的谈判地位更加被动。

与此同时,美俄外长于2月18日相继抵达沙特利雅得,为美俄高层峰会做准备。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在这里展开接触,讨论乌克兰停火方案及未来的和平协议框架。这一系列外交动态,正在重新塑造全球格局。

马克龙的“欧洲联军”设想遭遇强烈反对

在巴黎会议上,马克龙提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建议——组织欧洲联军,派驻乌克兰以维护战后和平。马克龙的构想有三个主要目标:

确保欧洲在俄乌谈判中的存在感,避免被排除在和平进程之外。

在战后承担起“道义责任”,以欧洲力量保护乌克兰的安全。

推动欧洲军事实力一体化,为未来建立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欧洲联军奠定基础。

这一提议迅速引发激烈讨论。英国对此持谨慎支持态度,表示如果欧洲派兵,英国可以考虑参与,但前提是必须得到美国的首肯,以维持英美的特殊关系。然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对这一想法毫不客气地驳斥,称当前谈论向乌克兰派兵“时机尚早,且极不理性(premature and irrational)”,并明确表示德国不会派兵。

德国的反对不仅让马克龙的设想受挫,也凸显了欧洲在军事干预问题上的分裂。德国历来对军事介入保持克制,原因包括历史负担、国内政治现实以及外交谨慎。自二战以来,德国在国际军事行动上的决策始终需要联合国或北约的授权,以避免历史遗留问题引发争议。面对乌克兰危机,德国的谨慎态度使其在欧洲事务中的领导力进一步被削弱。

德法矛盾加深,欧洲一盘散沙

曾几何时,德法轴心是欧洲一体化的核心驱动力。从1963年签署《爱丽舍条约》到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诞生,德国与法国的紧密合作为欧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近年来,德法之间的协调不断恶化,矛盾愈发明显。

巴黎紧急会议德法内讧说明了什么,马克龙“欧洲联军”梦碎?

朔尔茨上台后,德国在外交政策上的保守立场使其与积极推动欧洲军事一体化的马克龙产生冲突。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德国强调外交解决和经济援助,而法国则更倾向于采取军事支持和战略干预。这种分歧不仅削弱了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整体行动力,也让欧洲内部裂痕进一步扩大。

马克龙试图借助这场峰会重塑欧洲领导地位,但会议的结果却让他颜面尽失。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表态消极,而波兰、荷兰、西班牙等国也未给予明确支持。最终,会议以无果而终,进一步证明了欧洲在面对全球重大危机时的无力感。

美俄直接谈判,欧洲被边缘化

在欧洲内部尚未达成共识之际,俄美高层峰会在利雅得正式启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已经抵达,会谈的重点围绕乌克兰停火协议的框架展开。

据消息人士透露,美俄双方可能讨论的议题包括:

设立停火协议,并探索乌克兰战后重建的可能性。

在乌克兰举行新一轮大选,以政治解决冲突。

逐步恢复美俄外交关系,并解决经济与投资合作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和欧洲均未受邀参与此次谈判。虽然美方承诺在“适当时机”让欧洲和乌克兰介入,但并未承诺让他们坐上谈判桌。这意味着,未来的和平进程可能更多由美俄主导,而欧洲只能在外围被动等待。

特朗普的“4月20日停火”目标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推动一个明确的停火时间表。他希望俄乌冲突能够在4月20日前结束,并已向欧洲官员传达了这一立场。美方正在加快外交斡旋步伐,争取尽快制定停火方案。

如果特朗普的停火计划付诸实施,将对欧洲的影响深远。欧洲原本希望借助长期援助乌克兰的方式增强自身影响力,但如果美俄率先达成协议,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主动权将被彻底削弱。

乌克兰的困境:谈判桌上的筹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这一局势深感不安。他强调,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未经其同意的协议,要求欧洲和美国继续提供支持。然而,在现实层面,乌克兰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困境:

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在减弱,如果特朗普主导谈判,美方可能会减少援助力度。

欧洲内部分裂,难以形成有效支持,德国、法国、英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各有立场,难以协调一致。

俄罗斯的战场优势未被削弱,这使得乌克兰在谈判中缺乏足够筹码。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局势让乌克兰陷入极端被动的境地。一旦欧洲无法提供持续支持,美国又决定推动和谈,乌克兰或许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谈判条件。

欧洲的无力与未来的未知

巴黎峰会的无果而终,以及美俄谈判的推进,正清晰地展示出欧洲在全球战略博弈中的被动角色。乌克兰问题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筹码,而欧洲在其中的作用,正在被一步步削弱。

未来的乌克兰局势,将取决于美俄的谈判进展,而欧洲的分裂和无力感,只会让它在这场棋局中更显无足轻重。对于乌克兰而言,若无法寻求更可靠的支持,最终恐怕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