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盯上乌克兰稀土资源。白宫提出了一项引发国际社会震动的交易。2月15日,四名美国官员透露,特朗普政府向乌克兰提议,若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停战协议,需将国内50%的稀土矿所有权划归美国,以偿还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提供的数十亿美元武器和支持。作为交换,美国承诺在乌克兰部署军队,保护这些稀土矿的安全。
这一提议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讨论:美国是推动和平的调解者,还是趁火打劫的资源猎手?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对芯片、导弹和新能源等尖端产业至关重要。全球稀土供应链长期由中国主导,而美国80%的稀土依赖进口。特朗普任内曾多次强调要打破中国稀土垄断,并将稀土列为国家安全资源。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稀土资源丰富,美国以军援名义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后,现在却要求用稀土矿抵债,显然将地缘博弈与资源攫取紧密联系在一起。
两名美方官员表示,稀土矿协议的本质是债务偿还。自2022年2月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1130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然而,这笔援助并非无偿,美国国会屡次施压乌克兰,要求其开放政府采购透明化并接受美企参与重建项目。此次直接索要稀土矿所有权,更是将债务工具化推向新高度。一旦乌克兰接受条件,不仅意味着战略资源被美国控制,还可能因美军驻扎而丧失对领土的实际管辖权。这种模式与殖民时代的租借条约相似。
面对美国的施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值得玩味。2月14日,美媒报道美国国会代表团曾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要求泽连斯基签署矿产授权文件,但遭婉拒。泽连斯基同时表示乌克兰尚无实力完全驱逐俄军,暗示可能接受外交妥协。美国的提议看似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实则将其推向两难境地:若拒绝,可能失去西方持续军援;若接受,则需割让资源主权,甚至默许俄罗斯保留已占领土,这对乌克兰民众而言无疑是在战争创伤上再添一道经济殖民的伤疤。
事件曝光后,欧盟和俄罗斯均未公开表态,但暗流涌动。对俄罗斯而言,美国驻军乌克兰将直接威胁其西部边境安全;对欧盟来说,美国独占乌克兰稀土可能冲击欧洲新能源产业布局。发展中国家更警惕的是,当援助成为资源掠夺的筹码,小国是否注定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
特朗普政府此举可能重塑全球稀土权力格局。若美国成功控制乌克兰稀土,将大幅削弱中国供应链影响力,同时为美国优先的产业回流战略提供资源保障。这场交易揭示了21世纪资源战争的一个缩影。
从阿富汗的锂矿到乌克兰的稀土,美国近年来的行动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霸权眼中,冲突地区的资源从来不是重建工具,而是待分割的战略资产。当乌克兰民众在战火中挣扎时,大国已开始计算停战后的利益分配。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将国家安全寄托于他国驻军的国家,最终都会付出惨痛代价。乌克兰的抉择或许将再次为世界敲响警钟: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与经济,所谓和平协议不过是新一轮掠夺的开端。美国为何盯上乌克兰稀土资源!(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