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始终认为“巴人治巴”是加沙战后治理的基本原则,反对针对加沙民众的强制迁移。他希望有关各方以加沙停火和战后治理为契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实现中东的持久和平。
林剑的发言显然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一天的言论。事实上,国际社会无论是巴勒斯坦周边国家还是美国的西方盟友,如澳大利亚,都提及了“两国方案”,这反映出特朗普的言论受到了普遍批评。
特朗普在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军应该接管加沙地带,并建议巴勒斯坦人迁移到别处。他还提到,如果美国接管加沙地带并进行重建,加沙将变得像摩纳哥一样富裕和美好。然而,这种提议实际上剥夺了巴勒斯坦人对自己土地的主权,让他们成为难民。巴勒斯坦拥有加沙地带的主权,这是国际社会所承认的,1967年联合国巴以分界方案也明确指出这一点。
巴勒斯坦至今未能成功建国,背后除了以色列的反对,美国也是一个主要阻挠者。例如,在2024年4月18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接纳巴勒斯坦为正式会员国的提案。特朗普声称自己能够促成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和谈,但沙特阿拉伯表示,除非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否则很难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特朗普再次担任总统后,表现出对军事威胁手段的偏好。他不仅表示要派美军进驻加沙地带,还提出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和掌控格陵兰岛。这些举动引起了相关国家的不满,但似乎也助长了特朗普的自信。然而,巴以问题已经持续了七十多年,单靠军事干预未必能解决问题。正如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所说,关键仍然是“两国方案”。未经巴勒斯坦允许而出兵加沙地带,无论由谁实施,都应被视为侵略行为。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