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划禁止TikTok,导致大量用户转向小红书,这使得小红书在美国苹果商店的下载量飙升至榜首。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态发展越来越有趣,许多用户开始在小红书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些美国用户甚至表示,他们宁愿直接加入小红书,也不愿意放弃与中国的互动。中国网友则以幽默的方式欢迎这些“洋抖难民”,开玩笑称自己是“中国间谍”。
华裔朋友还教美国用户一些中文俚语,比如“有机会一起拉屎”来表达友好。这种文化交流让双方都感到新奇和愉快。当美国用户发现马斯克的母亲也在小红书上时,他们感到惊讶,而中国网友则解释说她已经在中国上海生活了很长时间。
这些新用户在小红书上发现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支持巴勒斯坦,也可以不喜欢犹太人。为了表示对小红书原住民的尊重,他们甚至提出了缴纳“猫税”和“狗税”的想法,创造了一些有趣的梗。
两国网民之间的交流充满了趣味。例如,当美国网友询问中国人对田纳西州的看法时,中国网友反问他们对铁岭的看法。此外,美国网友请求帮助完成英语作业,而中国网友则请他们帮忙做数学作业,双方互补长短,各取所需。
肤色和种族问题在这些交流中也变得不那么敏感。一位美国网友询问中国人对黑人的看法,中国网友则展示了团结友好的态度。有些美国网友甚至开始用英语念毛主席语录,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随着交流深入,双方开始讨论工作、生活、医疗和学费等实际问题。美国网友好奇中国是否庆祝联邦假期如圣诞节,中国网友解释说虽然会参与圣诞活动,但主要是商家促销行为,并且误以为这是韩国的节日。还有美国女生询问其他国家是否每天早上宣读国家誓词,引发了关于个人自由和爱国情怀的讨论。
尽管有人认为这股热潮很快会平息,但当前的美好氛围让人回想起互联网早期的单纯和真诚。一位美国大姐感慨通过小红书与中国人的交流让她感到生活的美好,另一位美国老哥则分享了他与家人与中国网友友好互动的经历。这些温馨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暖和希望。
不过,最新的动态显示,一些中国网友已经开始传授“洋抖难民”如何在外网发表犀利评论,准备杀回外网展示他们的新技能。
(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