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海军学院”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美国在台海局势中可能面临的战略困境。文章指出,如果美国执意介入台海争端,可能会失去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控制权,最终不得不退守至第三岛链。这一论断揭示了美国军事战略上的潜在弱点,也反映了美国智库对中国崛起的焦虑。
第一岛链通常指的是从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到台湾岛,再到菲律宾和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第二岛链则以关岛为核心,包括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西太平洋岛屿。第三岛链则更为遥远,从阿留申群岛延伸至夏威夷、美属萨摩亚、斐济,直至新西兰。这些岛链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回顾了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经验,特别是二战初期在菲律宾的失败。当时,美国军事基地迅速沦陷,不得不后退到第三岛链建立新的基地。文章认为,这一历史教训对当前台海局势具有警示意义。如果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防空和导弹防御体系存在不确定性,美国试图依托这些岛链介入台海的战略将充满挑战,甚至可能被迫后退到第三岛链。
然而,这种逻辑实际上充满了拙劣的历史影射。文章试图将今天的中国比作二战时期的日本,从而推导出“中美冲突爆发时,美国会像二战一样守不住菲律宾”的结论。这种先射箭再画靶子的逻辑缺乏严谨性,忽视了当今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事实上,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科技实力,中国都已今非昔比。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始终强调这是中国的内政,事关核心利益。解决台湾问题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美国既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进行干涉。但美国政客和智库却不断发表涉台谬论,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干涉中国内政,这不仅侵犯了中国主权,也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美国智库和五角大楼发布的台海兵推报告层出不穷,但评估角度和结论往往充满刻板印象和偏见。例如,“3600枚反舰导弹消灭解放军海军”、“日本惯用陆基轰炸机偷袭,所以解放军也会用轰炸机空袭珍珠港”等结论荒谬可笑,暴露了美国智库和五角大楼在战略判断和军事规划上的严重失误。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种刻板思维并非个例。自二战结束后,“民主兵工厂”一词深深植根于美国人的心智和自我画像中。即使今天美国产业空心化严重,仍有人相信“只要美国愿意,就能随时开启碾压全球国家的军工产能”。然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当今世界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国的崛起已经打破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重新审视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
面对中国的崛起和台海局势的紧张,美国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避免采取任何可能激化矛盾、升级局势的行动。同时,美国也应反思其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摒弃刻板印象和偏见,以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