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飞行数据与视频表明,阿塞拜疆航空的E190在格罗茨尼因大雾多次尝试降落未果,过程中机组判断与鸟群相撞发生了鸟击。由于格罗茨尼不具备紧急降落条件,飞机飞往阿克套机场进行紧急备降,途中逐渐操控失灵,最终在备降过程中坠毁。
事故发生后,媒体报道称是鸟击导致故障和失控。但从民航飞行角度来看,鸟击通常影响机头、发动机及机翼前缘,而本次事故特征更符合升降舵损坏或液压失效。现场照片显示飞机尾部密集的穿透性洞口集中在升降舵上,这些孔洞边缘向内,更像是高能碎片所致。幸存者回忆也支持这一观点,表示爆炸来自外部且处于飞机下方。
最接近此类孔洞痕迹的是防空导弹近炸战斗部毁伤痕迹。考虑到近期乌克兰使用长程自杀性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纵深城市,格罗茨尼附近部署了“道尔M1”或“铠甲S1”之类的近程防空系统。事故当天俄军在格罗茨尼曾使用“铠甲S1”拦截乌军无人机,不排除被误认为是搜索目标的自杀性无人机并发射导弹的可能。
基于导弹误击假设,尾部爆炸可能发生在第三次尝试降落时,当时格罗茨尼机场大雾能见度低。弹片击伤升降舵,机组误认为是鸟击,选择备降阿克套机场。受损的液压系统逐渐失效,飞机最终失控坠毁。
不论是鸟击还是导弹误击,阿塞拜疆机组全力挽救飞机的努力令人敬佩。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得近30名旅客获救。事故的具体原因仍有待进一步调查。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