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台湾向美国采购的首批38辆M1A2T主战坦克抵达台北港,引发了岛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台媒宣称“这是30年来台湾陆军首次接装新型战车”,并将其大肆吹捧为“地表最强战车”。然而,舆论热炒背后,这批坦克的高昂成本、实际适用性以及后勤维护难题也引发了大量质疑与讨论。
首批战车抵台:高调接收与部署计划
根据报道,这批M1A2T战车15日凌晨在警车开道护送下,悄然抵达台北港。为确保装卸作业顺利进行,台北港码头设备于当日晚间6时至次日清晨7时暂停运作,展开设备维护与装卸工作。每辆战车都被黑色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经过数小时的准备后,车队分4批次前往新竹湖口的装甲兵训练指挥部。
据悉,台陆军共计采购108辆M1A2T战车,预计部署在台湾北部地区,意在加强所谓“中枢”与北部沿海地区的防御能力。根据采购协议,今年将交付38辆,明年与后年分别交付42辆和28辆,项目预计2027年完成交付。此外,配套采购的还有M88A2装甲救济车、M1000重装备运输拖车及各种炮弹。
为迎接这批战车,台军早前已派出84名“种子教官”前往美国进行为期350天的培训,并于上月底分批返回台湾,后续将在湖口基地展开新装备的训练与部署工作。
“地表最强”还是“地表最贵”?
尽管M1A2T战车被部分舆论炒作为“地表最强战车”,但其高昂的成本和实际作战能力却让不少军事专家提出质疑。据台媒披露,M1A2T战车的单价高达台湾新台币1.06亿元,几乎是解放军99A主战坦克的四倍,堪称“地表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