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式交易思维:台湾成“提款机”
特朗普的“抗中”逻辑,与拜登政府的意识形态竞争不同,更注重从经贸角度“让美国再次伟大”。在特朗普眼中,台湾是“有钱人”,是可以榨取利益的对象。通过要求缴纳“保护费”和推动军售,美国意图削弱台湾的经济实力,同时为自身创造经济收益。
例如,台积电近期取消美国工厂竣工仪式,并计划在明年2月10日首次在美召开董事会,显示出美国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强大压力。若台积电将最先进制程转移至美国生产,将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损失,而台当局却对此表现得无动于衷,甚至默认这一安排为“政治需要”,这被广泛解读为向特朗普政府献媚的举动。
此外,台当局计划向美方采购包括“宙斯盾”驱逐舰、E-2D预警机、“爱国者”导弹和F-35战机在内的多项高价武器,总金额超过150亿美元。这种“挥金如土”的举措,看似是为了“加强防卫”,实则是在满足美方榨取利益的需求。
失算的“保护费”逻辑:赔了夫人又折兵
民进党当局始终认为,只要不断向美国示好,就能换来所谓“坚若磐石”的美台关系。然而,现实可能恰恰相反。
1.台湾在中美博弈中的定位被弱化特朗普曾直言,台湾是“笔尖”,而中国大陆是“办公桌”。在这种战略视角下,台湾地区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美方对台湾的支持力度也可能随之减弱。
2.高昂军购背后的沉重代价有美国专家直言,台湾购买的F-35战机,在冲突爆发的情况下可能在数小时内失去作用。如此高昂的军费开支,对于台湾这样的地区来说,既无法解决实际防卫问题,也会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