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台积电近期取消美国工厂竣工仪式,并计划在明年2月10日首次在美召开董事会,显示出美国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强大压力。若台积电将最先进制程转移至美国生产,将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损失,而台当局却对此表现得无动于衷,甚至默认这一安排为“政治需要”,这被广泛解读为向特朗普政府献媚的举动。
此外,台当局计划向美方采购包括“宙斯盾”驱逐舰、E-2D预警机、“爱国者”导弹和F-35战机在内的多项高价武器,总金额超过150亿美元。这种“挥金如土”的举措,看似是为了“加强防卫”,实则是在满足美方榨取利益的需求。
失算的“保护费”逻辑:赔了夫人又折兵
民进党当局始终认为,只要不断向美国示好,就能换来所谓“坚若磐石”的美台关系。然而,现实可能恰恰相反。
1.台湾在中美博弈中的定位被弱化特朗普曾直言,台湾是“笔尖”,而中国大陆是“办公桌”。在这种战略视角下,台湾地区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美方对台湾的支持力度也可能随之减弱。
2.高昂军购背后的沉重代价有美国专家直言,台湾购买的F-35战机,在冲突爆发的情况下可能在数小时内失去作用。如此高昂的军费开支,对于台湾这样的地区来说,既无法解决实际防卫问题,也会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
3.民众利益被牺牲,岛内怨声载道台积电的技术转移、高额军购支出,以及不断妥协的经济政策,最终将由岛内民众和企业埋单。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幻想,只会让台湾陷入更加孤立和动荡的局面。
自取灭亡:“倚外谋独”终将成为飞蛾扑火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早已指出,民进党当局大肆挥霍台湾民众的血汗钱,用于购买武器、缴纳“保护费”,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台湾不仅无法实现所谓的“独立”,还将因自身的盲目决策而加速衰败。
民进党当局倚仗外力谋求政治私利,不仅损害了岛内民众的福祉,也使台海局势变得更加危险。正如朱凤莲所言,“倚外谋独”越深,“毁台”越甚,台湾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特朗普2.0的挑战与民进党的困局
特朗普即将上任,这对民进党当局而言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揭示自身困局的镜子。面对不确定性,民进党急于通过各种手段表忠心,但这些举动只会进一步暴露其战略短视和政治投机心态。在未来的中美博弈中,台湾地区的角色和价值将继续弱化,而民进党当局若不改变方向,最终只会陷入自我毁灭的深渊。
(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