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已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检察官和法官展开刑事调查,俄罗斯内政部今年7月还宣布通缉国际刑事法院日本籍法官赤根智子。
一些缔约国也接连对该逮捕令提出异议。去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遭国内反对派施压,被要求“逮捕普京”时曾表示,普京尚无访问南非的计划,而且逮捕普京等同于对俄罗斯“宣战”,他坚决反对这一做法。
另一个缔约国巴西的总统卢拉去年9月在邀请普京出席2024年在该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时,明确表示“只要我还是巴西总统,普京来到巴西之后绝不可能被逮捕”。
今年8月,墨西哥邀请普京出席新总统辛鲍姆的就职典礼。乌克兰驻墨西哥大使馆要求缔约国墨西哥逮捕普京,辛鲍姆回应称“我们不能这么做”。
在今年9月初普京出访蒙古国时,乌克兰再次向《罗马规约》缔约国蒙古国发出了类似的要求。蒙古国政府直言“抱歉各位,我们无能为力”,并表示该国95%的石油产品和20%以上的电力都从俄罗斯进口,确保这一供应至关重要,且蒙古国在所有外交关系中始终奉行中立的政策。这一做法使蒙古国成为第一个公开违抗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逮捕令的缔约国。
这也激怒了乌克兰,“今日俄罗斯”称,该国威胁将“与伙伴国合作,确保乌兰巴托因此而付出代价”。
美国《外交家》当时发文称,在理想情况下,根据《罗马规约》,缔约国有义务执行国际刑事法院发出的逮捕令。不过,国际刑事法院本身并没有针对主权国家的执行机制,这取决于各国是否愿意与国际刑事法院合作。(责任编辑: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