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6日巴基斯坦新闻和广播部组织的一场研讨会上,该国学者舒贾特狠批印度的“大婆罗多”计划邪恶。这并非巴方人士首次批评印方这一概念,巴基斯坦也并非唯一一个对印度“大婆罗多”叙事提出抗议的国家。就连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法国《世界报》等欧美媒体也都认为这一叙事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历史修正主义”。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婆罗多”,它又为何在国际上引发广泛争议?
领土野心VS文化概念
在今年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期间(4月19日到6月1日),巴基斯坦再次出现关于印度新议会大楼内“大婆罗多”壁画的讨论。据印度《经济时报》5月报道,该壁画引发的争议凸显了印度邻国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巴基斯坦很多记者以及专家认为,这幅壁画表明印度想对邻国的领土提出主权要求。还有巴方学者表示,各国有必要对“印度的姿态”作出回应。
其实不仅是巴基斯坦对这幅壁画提出强烈反对。去年5月,当它在印度新议会大楼落成典礼上亮相时,尼泊尔以及孟加拉国的政界、学界等人士,都对印方做法表示抗议。据《加德满都邮报》等媒体报道,2023年5月30日,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主席奥利(现任总理——编者注)呼吁计划访问印度的时任总理普拉昌达“要求新德里撤掉这幅壁画”,并“纠正这个错误”。2023年6月5日,孟加拉国外交部就壁画一事要求印度作出解释。孟加拉国反对党民族主义党领导人阿拉姆吉尔表示,将孟加拉国作为其他国家“不可分割地图”的一部分来展示,是对孟加拉国独立和主权的威胁。
那么,这幅引发众怒的“大婆罗多”壁画到底是什么呢?据《印度时报》、法国《世界报》等媒体报道,“大婆罗多”的字面含义为“不可分割的印度”,是印度声称的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印度孔雀王朝的所谓“领土范围”。印方认为,这一范围从今天的阿富汗延伸到缅甸,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多国领土。《世界报》称,这片领土类似于大英帝国统治下印度地区的边界,但对于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来说,它描绘了一个基于印度教影响的“更大印度”的梦想。《印度斯坦时报》称,挂在印度新议会大楼里的“大婆罗多”壁画上描绘有尼泊尔的一些古代遗址,例如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
“几十年来,与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关系密切的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一直在推介‘大婆罗多’的理念。”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RSS将8月14日,即1947年印度成为独立国家的前一天,定为“不可分割的印度宣誓日”。该组织创造了关于“大婆罗多”的地图和命名方法,并在其管理的学校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学生。RSS在一本教科书上描写了“大婆罗多”的范围,书中使用梵文名称来称呼海洋,以消除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如孟加拉湾变成了“恒河之海”,印度洋变成了“印度教徒的海洋”。RSS下属的出版社制作了一幅地图,上面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等国都被起了新名字。
《印度时报》等媒体报道称,1965年,印度人民同盟(印人党前身)通过了一项决议,称“统一印度和巴基斯坦,‘大婆罗多’将成为现实”。2015年12月莫迪访问巴基斯坦期间,印人党时任全国总书记马达夫表示:“RSS仍然相信,有一天(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会通过‘民众的善意’再次走到一起,创造‘大婆罗多’。”当时印人党与这一表态划清了界限。2022年4月,RSS主席巴格瓦特在一次公众集会上说,印度将在10到15年内成为“大婆罗多”。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表示,这为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白日梦”提供了第一个时间表。
2023年5月“大婆罗多”壁画在印度新议会大楼“亮相”时,印度议会事务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决心非常明确——‘大婆罗多’。”对于这幅壁画,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当时表示,印度有关设想是“一种扩张主义心态的体现,这种心态不仅试图压制印度邻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还试图压制印度本国宗教少数群体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在上述壁画引发了多国不满后,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印度在南亚其他地区“没有领土野心”。据印度the Wire新闻网等媒体报道,RSS一位发言人声称,“大婆罗多”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政治概念。
可能是意识到通过重新划分国家边界以建立“大婆罗多”不可能成为现实,所以一些印媒以及印度政界人士都希望通过文化的联系,建立所谓“文化婆罗多”。例如《印度时报》称,重建“大婆罗多”是不现实的,但建立一个“由志同道合国家组成的联盟”,有一些成功的机会。该媒体表示,2012年,尚未担任印度总理的莫迪称,“大婆罗多”并不意味着印度会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没有战争,通过民众的同意,它就会发生……我们称之为梵文婆罗多(文化婆罗多)”。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莫迪政府制定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反映了“大婆罗多”这种超越了国家边界的政治地理概念。2019年,印度通过了《公民身份修正案》,选择性地为来自阿富汗、孟加拉国等国的宗教少数群体(主要是印度教徒)提供了获得印度公民身份的途径,但不包括穆斯林。印度内政部长沙阿随后将相关标准与国家公民登记册联系起来,引发了穆斯林对他们可能被剥夺公民身份的担忧。同年,莫迪政府剥夺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莫迪还高调访问了孟加拉国、尼泊尔和其他地方的印度教寺庙,暗示这些国家属于印度教的保护范围。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强力的修正主义行为”
《外交政策》杂志直言,“大婆罗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与RSS的核心原则“有组织的团结”和“净化”有关。法国《世界报》谈及这种“修正主义行为”时表示,“大婆罗多”是“印度民族主义者的古老梦想”,这种对国家地理的看法是印度教特性的核心。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谢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的“大婆罗多”叙事本质上是国内“婆罗多”叙事的延伸。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成为当前印度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印人党需要思考如何维持“婆罗多”叙事的存量和未来增量动员效应。此前,借助新议会大楼落成的壁画事件,印人党成功将“大婆罗多”叙事推上国内和国际舆论舞台,可以预见印人党未来将通过“婆罗多”叙事的升级版继续增强该套叙事的民众动员能力,通过向印度教徒植入恢复印度教“历史和荣光”的梦想,吸引更多对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仍存迟疑的民众,以及动员其庞大的海外印度教徒,为保持印人党长期执政地位布局。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莫迪政府上台之后,其基本理念是典型的印人党核心理念,即“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在这样的思想大背景下,他们需要重新修改和解读历史。“大婆罗多”叙事主要为处理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与西方的关系,另一个是与穆斯林的关系。“大婆罗多”叙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将穆斯林和西方人列为印度的“入侵者和外人”。
印度加尔各答大学圣泽维尔学院政治学系助理教授达斯表示,“大婆罗多”叙事似乎将当今大多数南亚国家描绘为过去一个更大的、不可分割的政体的一部分。“将印度视为一个古老得多的政治实体是一种强力的修正主义行为”。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直言,事实是,这样的国家或政体并不存在。南亚的历史是由多个王国组成的,这些王国的统治者来自不同的种族,说着不同的语言。此外,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即使在古代,印度的领土也从未包括不丹、缅甸、尼泊尔或斯里兰卡等国。那些曾经属于印度的地区,除了在英国殖民期间,从未由同一个直接领导人统治过。
《外交政策》杂志还表示,历史上,印度爆发的冲突并不是主要因为宗教矛盾而爆发。在过去,印度教领袖曾雇佣穆斯林将军与穆斯林统治者作战,反之亦然。RSS和印人党的“理论家们”则将印度描述为“长期遭伊斯兰教统治的国家”,他们认为印度是一个印度教国家,必须恢复其所谓的昔日辉煌。这种“辉煌的印度教统治被穆斯林侵略者终结”的想法,实际上是英国殖民主义的一种蓄意构建,旨在分裂和统治该地区,而RSS欣然接受了这种说法。
“或导致暴力、流离失所和种族清洗”
除了在国际上引发抗议外,所谓“大婆罗多”叙事在印度国内也并非总是获得赞扬之声。
一名经营印度教用品商店的老板对《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表示,“大婆罗多”在情感和文化上与他产生了共鸣。这名老板认为,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是“古代印度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1947年的印巴分治是一个创伤性事件,它撕裂了曾经基本统一地区的地理和文化结构。一名信仰印度教的政治学专业学生则表示,作为一名印度教徒,“大婆罗多”这个想法牵动着其心弦。他认为“大婆罗多”叙事源于一种愿望——恢复被殖民者破坏的文化统一。不过,该学生称,维护和平、宗教和谐以及提高所有印度人的生活水平必须优先于任何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领土修正主义,“现代民族国家是建立在自决和民主的原则之上的,因此印度必须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强行将该地区统一在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之下或导致冲突和流血动乱”。
“虽然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可能会用古老文化统一的浪漫概念来掩饰这一点,但现实情况是,现代民族国家早已超越了这种原始的身份认同。”一名政治学专业的穆斯林学生对《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表示,建立“大婆罗多”的前提是对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现代民族国家主权的侵犯。宣称印度教至高无上并试图将其他国家的领土归属于印度,将是一种极不民主的举动,可能会破坏整个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追求“大婆罗多”的行为可能导致暴力、流离失所和种族清洗,这些都是不堪设想的。任何破坏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来之不易的主权和世俗民主的企图都将是一种倒退的、不可容忍的举动,国际社会必会断然拒绝。
除了建立“大婆罗多”,印人党和RSS的另一个目标是建立印度教国家。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教民族主义者长期以来一直梦想建立一个“大印度”,一个与古印度的“规模和荣耀”相匹配的国家——“大婆罗多”和印度教国家。“我们的一个最高目标是让我们的印度教国家全面焕发出荣耀和伟大。”RSS在其宣言中这样写道。2017年,150个印度教团体代表在果阿举行会议,讨论建立印度教国家的计划。不过,包括《印度时报》在内的媒体提醒,建立印度教国家将削弱印度的民族团结,鼓励分裂倾向,造成更大的内部冲突,扼杀印度成为“世界领导国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