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当西方国家在2023年开始向乌克兰提供各型先进防空武器装备以及部分苏制战机,让乌军航空兵部队和防空部队得到相当程度的力量补充,尽管俄罗斯空天军还能够象征性地掌握战场制空权,其对于决定战争胜负的作用却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
当地时间2023年4月20日,扎波罗热地区,乌克兰武装部队成员在靠近前线的地区用重型武器进行射击训练。视觉中国图
在俄罗斯空天军发挥不及预期的情况下,俄罗斯陆军只能依靠自己的炮兵部队撑场面。再加上目前俄乌地面战场在卫星、侦察机、无人机乃至侦察部队的全方位监控下已经近乎透明,任何一方地面部队的大规模集结、调动一旦被敌方发现,就会招来一群大口径榴弹或者火箭弹的“热烈欢迎”。所以,如今的俄乌冲突已经变成了以双方战壕为明确分界线,以大口径火炮、无人机、火箭炮来持续消耗对方有生力量的“21世纪版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几乎已经被边缘化的地面武器会重新成为如今俄乌战场的绝对主宰,重归“战争之神”的王位。
火炮与弹药双提升
综上所述,在经历了将近2年的“绞肉机”式的攻防拉锯战之后,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国家,都已经意识到只有尽可能多地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以及主战装备,才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大量使用先进、高精度的大口径火炮以及火箭炮,当然也包括巡飞弹、自杀式无人机等其他武器。不过,大口径火炮以及火箭炮始终是费效比最高、杀伤效果最好的手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韩国情报部门声称,俄罗斯已经获得外国提供的一百余万发大口径炮弹;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不同型号的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并且竭尽全力向其供应所需的弹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俄军炮兵部队每月消耗各类大口径炮弹超过30万发,而乌军炮兵部队每月消耗大口径炮弹也达到了惊人的10万发左右。考虑到俄乌双方投入的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数量对比至少达到10:1,可见乌军炮兵部队现役火炮的发射强度有多高。由此,几乎整个西方世界才闹起了“大口径炮弹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