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中美在南海水下的较量,解放军为美军大鱼,准备好了不止一张大网

2023-10-18 10:48:48 来源:看空天
中国知名学术期刊《机器人》发布最新一期9月刊,其中一篇名为《深海长期驻留自主水下机器人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南华早报》甚至专门为此撰写了一篇文章。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表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该研究所表示他们研制的一种深海无人潜航器已经成功通过了多轮海上测试,最大工作深度超过11000米。(责任编辑傅鑫)

不过单就一个深海潜航器的话,显然不足以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毕竟英国、美国都曾搞过类似的设备,虽然这些同类设备的试验结果不甚理想,但也足以表明在科技大国面前,这玩意并不算新鲜。

真正引起外界关注的是在这篇论文中提到的该原型潜航器设备的军用型号,研发团队称军用型潜航器的体积会比原型机更大、性能也会更丰富,足以胜任更多类型的任务。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公开的潜航器原型机】

在这篇论文中,该研究所表示他们研制的一种深海无人潜航器已经成功通过了多轮海上测试,最大工作深度超过11000米。(责任编辑傅鑫)

这对于美国海军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以目前的中美战略博弈态势来看,双方在军事上的角力场大多位于南海与台海这两片海域。而好巧不巧的是,这两片海域都拥有超过1000米以上的平均水深。

特别是台岛东部的菲律宾海,其水下地形足以用陡峭来形容。在离岸10公里范围内,其平均水深就可达1000米,离岸30公里时,平均水深更是足以达到4000米。与平均水深50米的台湾海峡大相径庭。

【台岛东部海底地形呈花盆状,起伏剧烈】

美国海军会将水下力量视为干涉台海军事的重要筹码,菲律宾海的水深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在这种级别的深度下建设常态化的水声监听系统。缺乏建设基础不说,超过千米水深还会形成的各种温跃层,严重干扰声波的传递。即便强行在海底建设,水声监听系统也什么都听不见。

【温跃层示意图】

在这篇论文中,该研究所表示他们研制的一种深海无人潜航器已经成功通过了多轮海上测试,最大工作深度超过11000米。(责任编辑傅鑫)

也因此,解放军选择在这个问题上退而求其次的天天守着海峡口进行高强度的反潜训练。毕竟潜艇又不会飞,想要进海峡内打击解放军的两栖舰队,就只能从海峡南北两个开口进去。而无论选哪一个,都有解放军的反潜部队在“守株待兔”。

【开源信息显示在巴士海峡活动的运-8反潜机】

不过“守株待兔”战术终归只是权宜之计,想要彻底解决美军潜艇威胁还是要想办法扩大己方反潜网络的覆盖范围。而此次披露的长航时深海潜航器就为解放军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在这篇论文中,该研究所表示他们研制的一种深海无人潜航器已经成功通过了多轮海上测试,最大工作深度超过11000米。(责任编辑傅鑫)

【水声监听系统需要依托海底建设】

除了充当探测节点外,潜航器自身还可以成为移动水雷甚至是无人攻击潜艇。因为哪怕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其设计指标也只是要求其具备能够对同级潜艇或水面舰艇进行打击的能力,而非要应对来自更深层次水下的攻击。

毕竟哪怕是海狼级这种冷战怪物,其最大潜航深度也就在600米左右,且在这一深度下潜艇不具备任何作战能力。在这种几乎所有潜艇的主要作战深度都在几十到几百米之间的情况下,一个能够在数百米乃至上千米深度活动的潜航器对于有人潜艇的威胁,无异于空战中隐身战斗机对非隐身战斗机的威胁。

【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作战想象图】

更何况与隐身战斗机还需要飞行员操作不同,这些深海潜航器全都是无人的。这意味着它们完全可以被当做消耗品从工厂中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在考虑到深海环境的特殊性并不适合进行实时遥控,潜航器必然带有高度自主化的AI决策能力。

二者互相结合,一支可以进行独立执行探测乃至作战任务,能够在浩瀚大洋下持续活动至少一年的深海攻击潜艇群也就随之诞生。

在这篇论文中,该研究所表示他们研制的一种深海无人潜航器已经成功通过了多轮海上测试,最大工作深度超过11000米。(责任编辑傅鑫)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