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入侵外国目标电脑窃取数据。图源:
三
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8.1ZB,居世界第二;数据存储量724.5EB,全球占比14.4%;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
面对如此巨大的数据规模,境外数字间谍展开了密集攻击。
2020年,中国某航空公司信息系统遭境外网攻,乘客出行记录数据被窃。2021年,某境外咨询调查公司与境内数十人“合作”,搜集中国航运基础数据、特定船只载物信息。2022年,上海某科技公司销售总监涉嫌为境外非法提供数据,成为中国首例涉高铁运行数据危害国家安全案。
应该说,中国现存数据在采集、存储、传输、使用过程中仍有权属不清、越权越级访问、交易无序等问题,数据泄露、数据贩卖、数据滥用等违法活动,也给数据安全保障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国家层面已下大力气推进数据保护工作。2016年起,先后颁布实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基本构筑起了维护数据安全的法律制度保障。
国安部有关人士认为,下一阶段,要重点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尤其要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及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更没有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数字间谍不容小觑,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