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对华竞争的背景下,亚太再度进入西方的视野,成为拉拢的对象。
本周,美国两位高官将同时现身亚太地区——国务卿布林肯将于26日出席美国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的大使馆开馆仪式,然后前往新西兰惠灵顿,与新西兰官员会面,并于28日至29日前往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与美国国防部长一起出席年度“美澳部长级会议”。
布林肯(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国防长奥斯汀则从26日起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与布林肯“会师”于澳大利亚。
亚太地区一直是华盛顿的重点关切。布林肯和奥斯汀今年都分别多次前往,如果按任内计算的话,此行将是布林肯12次前往亚太,而奥斯汀也已经去了8次。
奥斯汀(资料图)
“外交管家”“军事管家”同时到访亚太,正如美联社报道说“此访正值拜登政府加速推进印太战略之际”,美国增加在太平洋地区的存在是“为了回应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强势的影响力”。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在美国承认的12个太平洋岛国中的8个国家拥有永久外交设施,“美国需要迎头赶上”。
其实,美国对太平洋岛国一直不太重视,只是在大国竞争背景之下,才开始逐渐显示出拉拢之态。虽然去年美国总统拜登罕见地把12位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拉到华盛顿,举办了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又是公布首份“太平洋岛国伙伴关系战略”,又是宣布向该地区增加8.1亿美元投资,但当时已有舆论表示太平洋岛国受到“冷遇”,而且,一年下来,各种所谓的合作似乎效果也不大。
一直以来,美国都想为其印太战略构建“抓手”。早前,华盛顿寄希望于澳大利亚充当这个“抓手”,但澳大利亚的表现让美国不甚满意,特别是在没能阻挠所罗门群岛和中国发展关系之后,美国变得更加焦虑和急迫,于是只好自己直接下场。
比如奥斯汀即将到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根据日经新闻报道,两国将讨论签署防卫合作协议后的下一步行动。这份协议是布林肯5月访巴新时签署的,允许美军在未来15年里使用包括巴新海军基地在内的六处据点。其中,马努斯岛的隆布鲁姆联合海军基地最惹人注意。之前,澳军在该基地驻扎了一些部队,但美军几乎没派军人,基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如今,美国想重新进行军事布局,甚至有分析认为该基地可以与北边的关岛形成掎角之势,可见其别有所图。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台湾发生战事”等情况,该协议明确规定相关用途是“应对不测事态”。
但这也不是说美国就会“放弃”澳大利亚。实际上,美国对澳大利亚的期待,其实正从政治功能转向注重军事功能。本月22日,美国和澳大利亚联手开启了一场规模最大的联合军演,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奥斯汀也将观摩军演。2005年就开始的“护身军刀”军演今年将达到史上最大规模,印尼、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均派兵参加,其中德国还是首次参演,日本和韩国也罕见地在澳大利亚进行武器试射。这种不断扩大的军演,凸显美国意图将澳大利亚打造成太平洋以南的军事战略轴心,将周边国家拖入美国主导的安全和军事轨道。
而作为美澳当前最重大的军事合作,即将出售给澳大利亚的核潜舰并非澳所必须,但美国却要强力“武装”盟友,归根到底是希望通过它增强兵力输送和远程打击能力,施压澳方继续充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
除了澳大利亚,外界比较关注的是美国如何对“五眼联盟”中特立独行的伙伴新西兰展开拉拢。“五眼联盟”中,美国对新西兰的掌控最为薄弱,但在新西兰大选将于今年10月14日举行之际,华盛顿自然想要在政局变化之际,对执政党和在野党施加影响。
一个细节也值得关注,本周前往巴新的,除了奥斯汀,还有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媒体称,马克龙将于24日至29日访问位于南太平洋地区的法国属地新喀里多尼亚,并前往图瓦卢以及巴新。巴新总理马拉佩此前曾表示,他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有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北京。
太平洋的海水并不平静。(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