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反隐身雷达,各个都是大家伙)
这样两个办法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大幅降低雷达的回波,让雷达接收机无法收到足够强度的回波,利用这种方式对雷达实现“隐身”。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雷达也有对抗隐身战斗机的办法,而重新启用米波雷达,就是其中的办法之一。
(B-2、F-35以及未来的B-21,成为美军在西太地区重点加强的装备)
米波雷达的特点突出,这种雷达使用的电磁波是米波级别,由于波长较长,所以隐身战斗机使用外形进行隐身的手段就会失效。因为米波的波长太长,大部分隐身战斗机由于体型限制,气动隐身只针对厘米波和分米波有效,对米波完全无效。其次,由于米波的波长较大,因此还具备一定的干涉特性。也就是说,能够略微看到“海平线”以下的目标,其雷达视野盲区要小于传统防空预警雷达。最后,米波雷达还有一个特点,由于其雷达波长大,所以难以被干扰,这对于防空作战无疑有重要意义。
(叙利亚军队的JY-27型米波远程警戒雷达,该雷达曾经发现过F-35)
不过米波雷达也有自身的缺点,首先,米波雷达的雷达天线尺寸普遍庞大笨重,其实大型反隐身米波雷达,我们在珠海航展上已经展示了很多种,但每一个都奇大无比,这正好符合米波雷达天线极为巨大的特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不方便进行以机动,这导致米波雷达很容易被摧毁。其次米波雷达由于采用米波电磁波,因此天生具备反隐身能力,但是也正因为其使用米波,所以其探测精度低到无法提供确切的目标数据。
例如米波雷达能够探测到XX方位有目标,但是目标的飞行高度、速度、特征等参数一律没有,只知道有“东西”来了,至于这个“东西”到底是隐身战斗机还是巡航导弹,米波雷达一概无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