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史无前例”!德法都爆出涉华大消息(2)

2023-06-15 09:35:48 来源:补壹刀

于是,我们看到,这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德国安全的三大支柱。

第一,积极防御。

国家安全战略作出对高额军事开支的承诺,即达到北约设定的国防开支占GDP2%的目标;也明确了新的战略文化是注重威慑而不是裁军。

根据北约的数据,德国去年的国防开支占GDP的1.49%。要增加这么多军费,钱从哪来,何时能到位,林德纳在发布会上表示,就“政治意图”而言,希望从明年开始实现2%的国防开支目标。至于钱呢,部分通过使用1000亿欧元的联邦国防军基金的资金来实现。

第二,复原力。

其核心是德国及其盟国保护其价值观的能力,减少对对手的经济依赖,阻止和击败网络攻击,以及捍卫《联合国宪章》。

第三,可持续性。

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危机等问题。

关注自身安全,是情理之中的,但令人担忧的是一切泛安全化的趋势,而且,柏林尤其需要思考的是,它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究竟是来自中国,还是来自全球化本身。

对此,柏林似乎没能交出一份正确答案。

备受关注的涉华部分,在目前曝光的表述中,我们看到“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人权”等等熟悉的字眼。

这份国家安全战略说,“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寻求利用其经济实力来改变现有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维护其区域霸权”,与中国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有西方媒体解读称,这展示了柏林“对中国的强硬立场”。

实际上,这份文件对中国进行的粗线条描述,大体没有超出去年底曝光的“中国战略”草案的内容。简单说,就是欧盟化,也就是和欧盟同步,将中国描述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且“后两方面的分量越来越重”。

即将举行的中德政府磋商,以及将在现在这份国家安全战略框架下推出的德国首份“中国战略”,可提供进一步观察柏林对华态度的窗口。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