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日本以应对朝鲜可能发射卫星为由在位于冲绳县宫古岛市的航空自卫队宫古岛分屯基地部署“爱国者”-PAC3防空反导系统。此前,日本已经以“应对朝鲜远程导弹发射”为由接连在石垣岛和与那国岛部署了“爱国者”-PAC3防空反导系统。
近年来,美日加快调整军事战略和军事部署,探索新作战概念,积极在第一岛链部署岸舰导弹、反导系统、对陆攻击中程导弹以及高超声速导弹等不同类型的新型导弹,欲将第一岛链升级为“导弹链”,进一步增强美日在第一岛链的攻防能力,实现其遏制和封锁中国的目的。
日本自卫队装备的“爱国者”PAC-3导弹。
“边缘地带”与“岛链”
“尽可能远地深入太平洋”的过程中,选择和保持海军基地应当被列入首要的战略考虑中,“通过保有太平洋岛屿并将其发展成为基地,开发其资源,通过补充装备,不仅海军力量能够获得提升,而且能够增强军队的机动性。”——阿尔弗雷德·马汉。
“在一些托管岛屿上新建基地,在菲律宾重建美国的军事势力,这些都是起码的措施”——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美国的战略投射必须抵达“太平洋的最西端边缘”,即“从阿留申到日本、琉球再到菲律宾群岛”——迪安·艾奇逊
提及第一岛链或“岛链战略”,大家对这些名词并不陌生,也大致知道其针对的国家,但要理解美日等国将第一岛链打造升级为“导弹链”,恐怕还是应深入了解第一岛链或“岛链战略”在地缘战略中角色演变、军事部署变化以及军事技术发展对岛链的影响。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除了国运亨通(二战前多次对外战争都踩对了点,尤其是一战和二战),最基础的前置条件就是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幅员辽阔的国土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两大洋上的地理隔绝让北美大陆远离频繁战火的欧亚大陆,在草创时期,这种地缘优势让美国拥有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但在进入20世纪后,地缘上的劣势也逐渐显露,即美国不想隔岸观火,更多介入欧亚事务时由于远离欧亚大陆,容易被隔离在欧亚大陆事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