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提到,两周前在美国的特使还没有到访中东时,阿盟外长会议上就提前宣布恢复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这比外界的预期时间早了很多,也被认为是要和美国“对着干”。其中阿盟两个主导国家沙特和阿联酋是这件事的主要负责方,阿联酋因为去年的“停油行动”和“对俄立场”和美国产生嫌隙;在沙利文和布林肯到访沙特的同一时间,美国也计划对阿联酋展开“针对性外交”。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和美国的关系较为平淡,所以美媒也认为他们相较于对拜登不满的沙特更容易拉拢。
16日,拜登政府一名高级官员声称已向阿联酋总统穆罕穆德发去警告,指其与中国、俄罗斯两国“过于密切的军事和情报合作将危及与美国的关系”。该官员认为美国对中东盟友是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当然也包括安全领域;但如果他们和中俄接近的话,相关的情报就有被走漏的风险,美方必须要担心这一危机性问题。对此阿联酋总统外交政策顾问安瓦尔·加尔加什只用了一句话回应:“我们不会被大国竞争所定义。”
有分析则认为,安瓦尔不打算给美国“面子”,决定在这件事上和美方反其道而行之。尽管穆罕穆德在访问俄罗斯前后与美国和联合国官员进行了交谈,并与乌克兰总统通了电话。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本月演讲时阐述了拜登政府在中东的政策,并赞扬了阿联酋为缓解该地区紧张局势所做的努力;但从根本上来说,美方对中东输送的“利益”并不够,且一直都对中东人权问题进行所谓的保留意见。某种程度上只有言论而没有诚意,是中东国家最不喜欢的外交方式。
值得一提的还有,去年美国政府声称中国在阿联酋一港口秘密建造疑似军事设施,纠缠数月最终迫使阿联酋方面喊停工程,尽管后者一再强调这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港口”。此外,美国还抗议阿联酋聘用中国华为公司建设其5G网络,这件事上没有获得反馈。对此有评论称:“足以看出美国的政策在阿联酋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迫使他们屈服;穆罕默德政府和沙特的小萨勒曼越来越反感这种‘强权外交’,所以美国越走越远是历史趋势,不必对此抱有期待。”(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