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新闻》11日称,上台刚满100天的卢拉将域外访问的首站选择了中国。78岁的卢拉3月下旬曾因病推迟了访华行程,卢拉病情初愈就立即启程前往亚洲,反映出卢拉对这次访华的强烈期待。
卢拉此次访华将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在经过又一次“扩容”后,跟随卢拉访华的代表团包括多名内阁部长、州长以及包括巴西参议院议长帕谢科在内的39名议员,此外还有约240名商界领袖,代表团名额“供不应求”。彭博社称,抢在卢拉访华之前,数百巴西商业代表早已“涌入中国”寻求合作机会。
汪文斌1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卢拉总统因病推迟访华后,中巴双方一直就有关访问事宜保持密切沟通。卢拉总统康复后不久即率大型代表团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充分体现了中巴两国对此访和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巴“共同语言”很多
巴西新闻网站“Poder360”11日称,卢拉将此次中国之行视为其第三任期伊始最重要的一次访问。预计两国将签署超过20份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卢拉此次访华还将讨论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卢拉计划先抵达上海,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并出席巴西前总统罗塞夫担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的就职典礼。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周志伟1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跟巴西的合作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尤其是在经贸方面,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715亿美元。巴西也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不管是中国市场的潜力,还是中国在投资方面的可供给性,都是卢拉在应对经济社会民生问题时可以借助的重要外部帮助。
法新社称,除了双边经贸关系,国际社会尤其关注巴西和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表态。卢拉此前曾对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一项建议,由巴西、中国、印尼、印度等未卷入俄乌冲突的国家成立一个“促和小组”,以寻求和平解决方案。卢拉称赞,“只有中国在努力促进俄乌和谈”。中国2月曾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上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在《联合声明》中宣布,“双方支持一切在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上恢复乌克兰和平的努力”。巴西外长维埃拉积极评价中方提出的和平建议,认为“这些都是和平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