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蓝】
2023年3月23日有消息称,为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国家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近日前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总体设计部、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进行了交流座谈。
不过,这个消息很快就淹没在信息海洋中。到网上一搜,更为吸引眼球的“小行星防御计划”出现频率则要高的多。其实小行星监测预警也是小行星防御计划的组成部分。很多人将小行星防御和小说《三体》中的“行星防御理事会”联系在一起,让它带上了不少科幻色彩。应该要感谢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无数以小行星撞地球为题材的大片,使得小行星对地球的重大威胁变得家喻户晓。
然而,小行星防御还真不是科幻或遥远的未来技术,更不是戏说或谣言。在科学界,它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现实课题。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包括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亡和因此引发的物种大爆发、1908年神秘而威力巨大的通古斯大爆炸、2013年2月影像记录丰富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事件,早已显示了小行星撞击的严重性。行星防御其实是全人类的共识。
图1:车里雅宾斯克陨石撞击视频(图源:互联网)
近地小行星的定义是轨道远日点小于1.3天文单位(地日距离)的小行星,大致可理解成火星轨道内的小行星。那些穿越地球轨道的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尤为严重。截至3月30日,直径一公里以上、可引发全球性灾难的近地小行星已发现90%以上,为854颗。可造成区域性灾难的直径14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估计有2.5万颗,目前只发现了10419颗。迄今累计已发现近地小行星31626颗,但近地小行星总数可能超百万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