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负责朝鲜人民军西线重要作战任务的炮兵部队进行火力攻击。图/视觉中国
两大战略任务
朝鲜组建西部前线导弹部队,练习“先发制人”打击“敌方”目标,至少有10年之久。2012年4月,金正恩刚刚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后不久,“战略火箭军”就在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韩国政府称,该部队系由原人民军总参谋部导弹指导局扩充而来。次年,战略火箭军更名为“战略军”。2014年7月,金正恩亲临“战略军西部前线部队”指挥导弹发射工作,亲自下达发射指令。韩国军方后来披露,这次试射于凌晨4时进行,足见金正恩对该部的重视。
2016年开始,朝鲜媒体报道战略军活动时出现“各支火星炮兵部队”的表述,“战略军西部前线部队”也成为“部署在西部前线的火星炮兵部队”。更名原因,韩国及西方分析人士众说纷纭。可以确定的是,同许多国家一样,朝鲜官方常使用日月星辰为导弹和火箭编号,如用“北极星”命名潜射导弹,以“银河”命名运载火箭,而“火星”至迟于上世纪60年代就被用于导弹命名。
一些分析认为,这些星辰并不是随意选择的。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高级研究员马特·科尔达指出,朝鲜将潜射导弹命名为“北极星”,与美国第一代潜射导弹“北极星”重名,体现了一种“幽默感”,而“火星”则在朝语中“含有强大、创新和牺牲的含义”。不过,更重要的是,2016年之后,朝鲜将不同类型的陆基弹道导弹大多纳入“火星”系列,且其编号与研发顺序并不完全吻合,让韩美军方难以准确判断其迭代更新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