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媒:北京能做到,华盛顿为什么不行 答案在这里

    2023-03-16 10:13:27 来源:环球网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3月14日文章,原题:沙特与伊朗缓和关系为美国敲响警钟 副题:这个和平计划非同小可——中国牵线搭桥并非偶然沙伊关系缓和——中国起到推动作用,并不像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访问耶路撒冷那样重要。但这是个相当大的事件。最重要的是,它给拜登政府和美国其他外交政策机构敲响警钟,因为这暴露了长期以来削弱美国中东政策的自我设限的障碍,还凸显中国如何努力将自己展现为世界和平力量——而这是美国近年来基本放弃的做法。

    中国是如何做到的?降低利雅得与德黑兰之间紧张的努力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中国可以介入并帮助双方达成协议,是因为中国经济崛起赋予其在中东地区的更大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国可在伊沙之间进行调解,因为中国与该地区大多数国家都有密切事务性关系。中国与埃及、以色列、海湾国家、叙利亚等各方都有外交和商贸关系。一个大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影响力的关键是:你明确表示,若其他国家愿意与你合作,你就愿意与他们合作。而你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提醒他们,你还有别的选择。

    相比之下,美国与中东一些国家有“特殊关系”,而与其他国家完全没往来。结果是,那些代理国认为美国的支持理所当然;同时,美国孤立和颠覆伊朗的努力大多徒劳,这令华盛顿基本上没能力影响伊朗的看法、行动或外交轨迹。这一政策可能是当代美国外交作茧自缚的最鲜明例子。华盛顿在推动该地区的和平或正义方面表现得无能为力,从而为北京留下广阔空间。

    沙伊协议也凸显美中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华盛顿或北京会被其他国家视为未来世界秩序的最佳指南吗?美国人习惯于认为大多数国家会跟随我们的领导,即使他们对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所保留。中国则乐于将自己塑造为和平与稳定的推动者。大多数国家都想要和平,不希望外人插手自己的事务,指手画脚。过去30多年来,美国一再宣称,其他国家政府应接受一套自由主义原则并加入美国主导的各种机构。简言之,美国对世界秩序的定义本质上是修正主义。美国使用各种工具推进这个目标,并使用军力加速进程。但结果并不好:代价高昂的占领,失败国家,新恐怖主义运动以及人道主义灾难……中国则采取不同做法。自1979年以来中国没打过一场真正的战争,且一再表明对尊重(别国)主权和不干涉的承诺。不难想象,世界各地的威权国家更愿意认可中国的做法,而不是美国全副武装的道德说教。(作者斯蒂芬·沃特,乔恒译)

    吴蔚:中国外交在中东“上大分”,美国你酸什么?

    直新闻在中方的积极斡旋下,沙特和伊朗日前在北京举行对话并取得重大外交成果。三方达成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这被国际舆论广泛视为和平的胜利、中国外交理念的胜利。那么中方在当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启示?

    特约评论员吴蔚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成果来之不易,绝不是一夜之间取得的,它源于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中东局势的经略与深耕,是久久为功水滴石穿。请注意,我使用的词汇是经略而非经营,经营往往聚焦于商贸利益的维系,而经略往往基于系统的外交策略与国别研究,是系统性外交思考的具体践行,这恰恰是中国外交近几年来在中东展现的新气象。一言以蔽之:中国外交在中东方向上正在得分,我们在中东正在扮演着越发积极主动、建设性的角色。

    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提出中东安全架构,呼吁各方加强劝和促谈,为中东和平发展提供正能量。从此之后,国际舆论尤其是中东各国将习主席的这个外交倡议归纳为“中东安全新架构”,之所以冠之以“新”,说明它是对美国长期以来主导的中东现有安全架构的另辟蹊径,注入的是新动能与新思路,展现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智慧,提供了“以对话解决纷争”的中国方案,折射了中东各国的共同期待。

    从此之后,中国外交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进入了快车道。2021年3月,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七天时间访问中东六国,提出关于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成功在中东地区传递了一个核心外交理念: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在我看来,这个理念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东各国从杀红眼的应激状态中回归理性,开始冷静思考自身的命运,思考中东各民族的未来。这一次,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取得重大外交成果,正是源于这种和平理性的回归,是外交独立自主的觉醒。中国外交理念的斡旋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它也是中国所倡导“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范式在中东的一次成功实践,是全球安全倡议枝头开出的新花。

    事实上我认为,这个重大外交成果也雄辩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接下来在中东更多的热点问题上,比如巴以和平进程、伊核问题、也门冲突等等,中国推动的中东安全架构将会发挥更加积极的斡旋作用。若跳出中东看向全球更多热点问题,比如俄乌冲突,中国外交斡旋的力度与说服力也将成倍提升。实际上,沙特与伊朗矛盾集中爆发的也门冲突是远比俄乌冲突发生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地区影响更为恶劣深远的危机事件,然而国际舆论一直以来对于这场战祸给予的关注度,国际社会给予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俄乌冲突。如果中国外交能够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战争”中取得重大外交突破,那么国际社会完全有理由对俄乌冲突的危机化解给予更大的信心。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前几天在记者会上就谈到:“在和平和战争之间,中国选择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中国选择对话;在降温和拱火之间,中国选择降温。”在国际治理层面上,中国持续向世界供给的是和平与发展,这跟某个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大国比起来,难道不是高下立判吗?我始终坚信,世界人民一定会全面觉醒,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的外交理念投下信任票,陆续汇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面旗帜下。

    直新闻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方面对此事的回应,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表示,美国乐见伊朗和沙特复交,但对伊朗方面是否会兑现协议持保留态度。此外,美国选择性无视了中国的斡旋努力,显得有点酸溜溜。吴先生,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吴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民心所向,所以美国当然会政治正确地来一句“乐见两国复交”,但他们心里恐怕不太舒服,因为美国一直将中东视为棋盘,棋手只有它自己。在中国的外交斡旋下,一道难解的题迎来了重大突破,它无疑打乱了美国在中东的既定部署。

    一直以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充满了一股PUA的恶臭,对伊斯兰世界充满了诋毁与污蔑,煽动的是人性深处的恶,压制的是人类向善的本能。随着美国能源格局的转型,美国中东政策当中的建设性部分正在全面退坡,取而代之的是进一步搅乱中东局势,其战略目的之一就在于全面提升中国在中东稳定持续获取能源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所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其实根本不安全。在沙特与伊朗取得外交突破的这段时期里,一度传出以色列将对伊朗发动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这背后是谁在拱火?当然就是美国。

    有美国资深外交官评价“这是中国对美国中东政策的一记响亮耳光”,我倒不这么看,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动机是捍卫自身利益,而不是去扇谁一巴掌。客观地说,一个和平的中东对中国最有利。中国外交所驱动的中东新安全框架本质上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机制,中国能够从中东和平进程中享受到极大的和平红利,它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与市场来源。这与美国所驱动的中东政策最大不同就在于美国追求的是“赢家通吃”,中国倡导的是“区域共赢”。

    中国在中东地区没有任何私利,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反对在中东搞地缘政治竞争,无意也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或搞排他小圈子。如果美国当局将这视为中国在中东拓展势力范围染指中东地区,那就是“心中有鬼,所见皆鬼”。

    但另一方面美国的表态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东问题有其历史性复杂性,恩恩怨怨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化解的。沙特与伊朗在北京的握手言和是一个好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好的趋势推动下去,让双方的路线图逐渐落实为一个个具体而又现实的行动。

    我需要提醒的是,美国在捍卫自身利益与维持现有秩序时往往会无所不用其极。美国当初为了阻止伊朗与沙特关系缓和,甚至不惜下令残忍刺杀作为伊朗信使的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也就是说,美国在中东乃至世界许多地方所宣扬的与其所奉行的,是存在极大落差的底线思维,这个底线甚至突破死亡边界。我们有必要为美国接下来的动作保持高度警觉。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