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按】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意味着俄乌冲突正式拉开大幕。世界各国也随着这场冲突被一些媒体划分成了三个阵营——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支持俄罗斯的国家以及对冲突持中立态度的国家。根据全球制裁跟踪数据库数据显示,至少有46个国家或地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或承诺采取美国和欧盟的联合制裁,俄罗斯也成为近一年来世界上受制裁最多的国家。如何看待这场延宕至今的俄乌冲突,直新闻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撰稿,推出“俄乌冲突一周年”特别观察系列,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五篇。
俄乌冲突一周年,这一场出人意料的战争,无论是其爆发还是进程,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拜登总统在波兰发表演讲时谈到:一年前,全世界都准备着见证基辅陷落,一年之后,俄乌两军在战场上厮杀,巴赫穆特变成了“凡尔登绞肉机”。在过去一年里,俄乌冲突始终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是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陆战,也对全球国际秩序在各个层面产生了剧烈冲击。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也许世人需要思考和反思的是,在二战结束70多年后,为什么欧洲会再度爆发一场仿佛是属于历史、属于一两百年前的战争?这场战争何以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
战争终归会结束,一周年之后,国际社会需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是和平之路在哪里,和平的前景还有多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说:“战争,一直以来都是最难解的人类谜题之一。”战争是残酷的,而它又是人类历史上难以忽视的现象,不仅改变战争中人们的命运,也塑造了历史的进程。研究和反思战争并不意味着认可战争,相反如果人们对战争采取“鸵鸟心态”,则可能将不得不面对“黑天鹅”一样的战争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