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目前在舆论中还没有看到相应的应对建议。
三是,到底有没有长期影响?
有媒体引用专家的话说,氯乙烯半衰期短,关注短期影响就可以了。
诺福克南方公司在给居民的一份常见问题解答中也说,“短期接触与脱轨事件有关的低水平物质不会对居民造成长期的健康风险。”
然而,真是这样吗?
2012年,新泽西州的保罗斯博罗也曾发生过一起火车脱轨后的氯乙烯泄漏事件。该州卫生部当年即编制了一份关于人类接触氯乙烯后的潜在影响情况介绍,其中有一句话是“尚不清楚短期接触氯乙烯是否会导致长期的健康影响”。
虽然氯乙烯是一种致癌物,但根据联邦报告,其最严重的影响通常是在长期或大量接触后被记录下来。
在被批评无视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件后,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发推文称,“家庭可以获得有用和准确的信息”。
这样的信息在哪里?
一位当地居民说,“我看了每场新闻发布会,……我们不觉得我们有大量的信息。”
自然而然地,人们就有了很多假设:“哎呀,癌症人群可能会出现,你知道的,井水可能会变坏。”
当人们对于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件还有诸多疑问的时候,美国又有两列火车出轨:一个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埃诺里,另一个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
“如果美国不修复其老化的基础设施,发生在俄亥俄州的事情将变得司空见惯。”网友的这则推文一语成谶。
根据美国交通部的数据,每年约有450万吨有毒化学品通过铁路运输,平均每天有1.2万辆载有危险材料的铁路车辆经过城市和城镇。
然而,肉眼可见的,美国的铁路基础设施,如轨道和桥梁,处于不稳定状态。俄亥俄州的这次脱轨事故验证了这一点。联邦调查员给出的事故原因就是,一节火车车轴的机械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