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枢密院十号】;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极力怂恿台军建立所谓“不对称战力”,无人机部队就是其中之一。台湾“国防部”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罕见地透露了台军当前拥有和研制中的所有无人机型号,零零碎碎合起来一大堆。
虽然看起来多,只是仔细分辨就能发现,台军无人机水准实在差得太远了……
按照台军发布的消息,台军当前已经列装了“红雀2”微型无人机、“锐鸢1”型中型无人机、“陆军战术近程无人机”和“剑翔”反辐射攻击无人机四种型号,同时公布研发中的“腾云”大型无人机、“锐鸢2”型无人机、“红雀3”型无人机与巡飞弹。
其中性能最先进、续航能力最强的是“腾云”大型无人机。台“中科院”透露,该无人机正进行作战测评,即将量产,至于未来的量产数量则被“列入机密”。
不过关注台军动向的军迷应该都清楚“腾云”无人机的崎岖研制道路。该项目早在2015年就正式对外公开,主要技术指标与美军早期“捕食者”无人机看齐,具备长时间昼夜侦察能力。但鉴于“中科院”有限的研制能力,台军对其实际测试中表现出的性能并不满意。2021年9月,一架“腾云”无人机在台东训练时因制导系统故障而坠毁,更加深了台军的疑虑。
此后台“中科院”不再出动该无人机升空测试,而是启动了新一代“腾云”无人机的研制。台军官员说,新一代“腾云”无人机使用的发动机与台湾向美国求购的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是同一型号,可以滞空24小时、飞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还可改装成武装型等。结果呢?在台湾去年的实际测试中,该机最长续航时间才10小时……
已经有人嘲讽称,台军“腾云”无人机还比不上大陆快递公司使用的货运无人机。2017年顺丰快递宣布引进“双尾蝎”大型无人机承担空中运输任务,该机载重1.2吨,巡航时间35小时,航程可达3000公里,主要性能皆超过“腾云”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