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朔尔茨谈与普京通电话:他没有威胁过我或德国 与他通话可以清楚的看到双方的不同观点(2)

    2023-02-05 13:52:32 来源:环球网

    延伸阅读:被迫提供“豹2”,德国遭盟友联合割韭菜

    最近,经过一番苦苦挣扎后,德国终于被迫同意向乌克兰提供“豹2”系列坦克,算上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提供的坦克,乌克兰首批合计将得到321辆主战坦克,其中预计60%左右是“豹2”系列。

    按照14辆坦克为一个坦克连、31辆一个营的编制计算,足够武装超过10个营。

    原本,不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这类进攻性较强的武器,是德国定下的红线,但乌克兰却极其渴望得到这款武器,无数次公开点名要“豹2”。

    乌克兰为什么如此渴望得到“豹2”系列?

    最直接的原因是乌克兰自身的装甲部队损失很大。

    早在去年6月中旬,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卡尔彭科就曾披露,乌克兰损失了1300辆装甲车、400辆坦克和700门火炮。

    这相当于乌军一半的重装备,也就是损失过半了,现在过去了大半年,损失数字肯定翻倍了,目前乌军的装甲力量用所剩无几来形容肯定夸张,但“十去六七”是没问题。

    从这几个月的前线视频可以看到,乌军的坦克出镜越来越少,9月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中,不少乌军,包括93旅这样的精锐部队,是直接坐皮卡突击的,也从侧面说明乌军的装甲力量陷入严重不足。

    而俄军战法的改变,也迫使乌军必须有足够的装甲力量。

    从去年2月开战,到9月份的哈尔科夫反击,俄军的兵力也就十万左右,哪怕加上车臣部队和乌东民兵,兵力密度依然很低,远不足以控制广阔的乌克兰战场,再加上俄军没怎么修防御工事,导致防线四处漏风。

    这种情况下,乌军可以靠着数量优势,不断试探俄军防线上的漏洞,然后用轻装部队快速突破,装甲力量弱的问题被掩盖了。

    但是俄军动员后,兵力密度大大提高,且大量修建防御工事,将防线堡垒化,漏洞减少,乌军原有的“皮卡突击”战术已难奏效,进攻只能由原来的快速突击,变为硬啃。

    要啃堡垒区,必须有坦克,但是乌克兰自己已没有多少库存的苏式坦克,生产线又被炸了,东欧国家送的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能把目光转向北约。

    北约国家主流的坦克有四种:美国的“M1”系列,法国“勒克莱尔”系列,英国“挑战者”系列和德国的“豹2”系列。

    “勒克莱尔”和“挑战者”性能虽然过得去,但是因为英法本国陆军没有多少需求,外贸成绩又不佳,导致他们很早就停产了,目前在役的也就几百辆,大多数在本国。

    按乌克兰半年损失400辆坦克的保守计算方法,“勒克莱尔”和“挑战者”撑不了多久,何况英法也不可能全给你,自己陆军得留一部分。

    这就注定了“勒克莱尔”和“挑战者”能援助的数量非常有限,意义不大。

    “豹2”系列就不同了,它是坦克界的外贸之王,外销超过1600辆,再加上德国自身拥有的2000多辆,总数直逼4000辆,旺盛的需求使得生产线一直在运转。

    “豹2”系列的外贸合同规定,购买国如果向他国转让“豹2”坦克,需要得到德国的批准,因此德国对总数接近4000的“豹2”系列坦克握有完全控制权。

    按照乌克兰战场的消耗烈度,哪怕乌克兰只拿到其中的三分之一,也能撑很久了,所以乌克兰认定“豹2”是救命稻草,强烈要求得到豹2。

    (图源:百度百科 豹2A7坦克)

    其实,美国M1系列的绝对数量和豹2比毫不逊色,乌克兰为什么不把目标瞄准M1,而是非要豹2呢?

    这就是美国的算计了。

    首先,不管是哪一种坦克,本身的成本都是小头,体系才是大头,如果送了坦克,就势必要帮助乌克兰建立维护保养、弹药补给等一系列体系,以M1坦克为例,它使用的燃气轮机结构复杂,保养成本高昂,技术人员培养周期长,维护起来是真正的花钱如流水。

    美国肯定不想出这笔钱,所以怂恿乌克兰索要豹2,只要德国同意了,大部分成本就得由德国承担。

    其次,乌克兰在得到“豹2”坦克后,后续肯定会要求得到更多进攻性武器,比如战斗机。

    德国给还是不给呢?

    不给,那就被白左舆论骂翻,你坦克都给了,战斗机还矜持个啥,都开弓了,还想有回头箭?

    给,那就意味着德国将失去大批军事装备的同时,还要开足马力给乌克兰生产军备,事实上被“去军事化”。

    俄乌战争开打后,德国的算盘就是,借着俄乌战争制造的恐慌,实现重新武装,为此,德国议会通过了1000亿欧元的法案,加强德军军备,朔尔茨更是直言,“德军必须成为欧洲装备最精良的武装力量”。

    一个重整军备的德国,将是具备独立自主能力的,别说美国不愿意,欧洲其他国家更不愿意,尤其是法国,法国是欧盟第一军事强国,这构成了法国在欧盟的最重要话语权之一,如果德国重新武装,那法国的军事话语权就会大大削弱。

    所以法国在援助坦克上相当热衷,德国不愿意援助“豹2”,认为这是敏感性进攻武器,会导致局势升级,法国马上跳出来,带头向乌克兰捐赠15辆“勒克莱尔”,然后又是英国捐赠31辆“挑战者”,美国捐赠31辆M1。

    大家都捐了,你德国还好意思不捐吗?

    只不过,他们都是象征性捐一点,德国才是出血的大头。

    可以想象,日后在援助战斗机上,大概率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不管美国怎样施压,德国就是不同意援助,但是欧洲主动捐赠,打破僵局,赢得白左舆论一片赞誉,德国则遭到舆论和北约大家庭的围攻,最后被迫同意。

    欧洲国家通过象征性捐一点,就能迫使德国大出血,让德国“去军事化”,德国军工体系说不定还要给乌克兰“义务劳动”,重新武装将困难重重。

    联手割德国的韭菜,这一波,北约在大气层。

    德国付出的代价不仅是被割韭菜,还有德俄关系。

    当德国向乌克兰输出越来越多重武器时,就造成了“德国成为援助乌克兰主力”的既定事实,这必然会令俄罗斯恼怒,俄罗斯如果不报复,那就吃个哑巴亏,报复又会令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正中美国下怀。

    有点类似美国利用“萨德入韩”来破坏中韩关系,萨德入韩后,如果中国不报复,就默认了吃亏;报复了,韩国内部的亲美派就有理由煽动民族主义,渲染“中国威胁论”,从而要求向美国靠拢。

    面对日益艰难的局面,朔尔茨划下了两条新红线:不援助战斗机,以及不部署地面部队。

    这两条新红线能否被坚守,值得怀疑。

    尤其是第一条,随着局势的日益升级,援助战斗机是迟早的事情,荷兰已经在酝酿援助F16了,如果更多北约国家跟进,我判断德国扛不了太久,德国真正能扛的是第二条,如果这一条也扛不住,理论上德国还有一个办法:摆烂。

    在阿富汗战场上,德军就通过长期摆烂,和塔利班达成了默契,每天除了喝酒就是烧烤,活生生吃成了“联邦废宅”,美军对此也无可奈何。

    不过,如果真的发生德国在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和俄军面对面的场景,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在这个大变局的时节,一切皆有可能。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