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影片还展示了歼-20C双座型的座舱盖采用了前后两片开合式设计。这一设计在当今各型现役战机中几乎没有被采用过,也就是座舱盖分为前舱盖和后舱盖两部分,分别在前部和后部设置驱动伺服机构。关闭时,前舱盖向后,后舱盖向前,在中部闭合。在笔者的印象中只有某些科幻电影中的太空战机采用过这种独特的设计。笔者分析,主创团队之所以采用如此标新立异的舱盖设计,应当是考虑到了座舱后部要安装2台串列式涡扇升力发动机,座舱前部要安装雷达以及光电设备,能够给驱动伺服机构预留的空间很有限。如果只在座舱盖前部或者后部设置一套驱动伺服机构,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那么索性就将原来的整体式大型座舱盖一分为二,各自设有一套驱动伺服机构。
美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动力系统,包括主发动机和升力风扇。
从科幻到现实的难关
当然,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探讨歼-20C垂直起降隐身战机的具体设计以及技术可行性,就会发现很多矛盾和不合理之处,而且要面临太多无法克服的难关。
首先,歼-20隐身战机虽然外形尺寸较大,但是其内部空间设计还是相当紧凑的,可以说每一立方厘米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为安装2台串列式涡扇升力发动机空余出足够的机身内部空间,其难度可想而知。按照影片中歼-20C涡扇升力发动机的安装位置,这里不仅有前起落架舱,还有机腹主弹舱、两侧S形进气道以及航电设备、油箱等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