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印度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之后,出台了一系列在医药领域引进外资的政策,后来又利用加入WTO的10年缓冲期,一边利用仿制药的优势拓展国际市场,一边继续利用专利法方面的一些规定大量仿制西方药物,扶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
所以经过这么多年,印度的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它所有出口创汇产业当中一个拳头产品。
观察者网:由于最近国内一度出现了Paxlovid一药难求的情况,很多民众就寻找渠道去购买了印度生产的新冠仿制药作为平价替代品。而印度也表达过希望中国引进这些仿制药以及其他退烧药品,进而缩小两国贸易逆差的想法。您怎么看印方的表态?
刘宗义:多年来,印度一直希望中国向他们开放医药市场,特别是仿制药市场,但这是有些障碍的:
首先,我们的法律是不允许的,因为在此方面我们严格遵守WTO的规定保护知识产权,中国的专利法是保护药品专利的;
第二,从国外进口任何药品,都需要我们的医药监管部门批准。如果印度药厂要在中国卖药,必须验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有成本的,花费的时间也很长,印度方面对此觉得承担不了;
第三,即使我们真的对印度开放仿制药市场,也弥补不了中印之间的逆差。因为印度全部的仿制药出口额大概300亿美元,而我们中印之间的贸易逆差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也就是说即使印度把所有的仿制药都出口到中国,也没法弥补中印之间存在的贸易逆差。
实际上,印度很多仿制药都是用中国出口的药品有效成分生产的,印度制药业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度达到70%。
辉瑞公司员工查看口服药物Paxlovid生产过程。新华社发(辉瑞公司供图)(责任编辑: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