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作战部队是什么样子?
枕戈待旦、直面外机
……
今天是小年
也是他们的一个普通训练日
总台记者探访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
一起来看他们的日常
↓↓↓
独家记录:全方位接机检查
飞行员耳目并用
空军首批列装歼-16的部队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
展开跨昼夜飞行训练
战机轰鸣声响彻云霄
“飞机准备好,请接收”
又一架歼-16将升空训练
两名飞行员在机械师的陪同下
开始起飞前的飞机检查
前舱飞行员先上飞机检查座舱
包括电门是否在固定位置
等几十个步骤
后舱飞行员绕机检查
这个过程他要细致查看
检查机体外部有无损坏
还要小心细听
有没有漏气全靠耳朵听出来
从飞行员来到飞机前
到完成检查
再到等待指令滑出
所有过程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定
因为战机要准时起飞
一声令下,快速出击!
飞行员回忆驱离异型机
“占据绝对的主动优势”
枕戈待旦、直面外机
是该旅的常态
空军歼-16飞行员李超介绍:
“警巡属于实战状态
带的是实战武器
而且武器属于待击发状态”
一线战斗员长期执行战备任务
一天最多的时候
战备起飞四到五个架次
经常面临各种复杂军情
一次夜间警巡中
李超遇到了两架异型机抵近
按照程序
李超首先进行了语音喊话
结果,对方不予理睬
李超说“对方是具有攻击性的两架战斗机如果我贸然抵近有可能会影响事态的升级”
随后,李超作出了第二步决定
“关闭了机上所有对外发射的电子设备
用超低空消失在茫茫的黑暗里
通过他们两架飞机之间
然后做了一个桶滚的动作站在了他们僚机的尾后
对方的飞机看我们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动优势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空战中,情势瞬息万变
应对突发的空中警情
有战备起飞
也有训练时突然接到的新任务
由训转战这可以大大缩短飞机抵达待战空域的时间
也更考验飞行员临机决策和处置能力
空军歼-16飞行员周振宇
曾在进行远海训练时
临时接到训转战通知“我们两架飞机立即停止训练对向了我们需要去处置的空域 ”
“对方一直在压迫我们的机动空间
甚至飞到了我们飞机上面
两架飞机扣下来追着我
然后我的长机又追着他们俩
四架飞机在一个空战圈里
直到我们占优了以后
他们主动退出了 ”
24小时全时待命
已经形成“肌肉记忆”
战备飞机不同于训练飞机
它24小时全时待命
命令一到,即刻升空待战
歼-16飞行员孙佳孟正在接受采访时
警铃突然响起
当天并不是他战备值班
但他下意识地冲了出去
中断了采访……
了解一线部队飞行员的“肌肉记忆”
作为一线作战部队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
飞行员、机务保障人员
一年里驻训外场执行任务
最长达300多天
一次次呼啸起飞,一次次轰鸣返航
“随时为祖国献身”
“我们必须担起这份责任
因为我们后面站的就是人民”
这就是一线作战部队的日常
砺剑长空,
守护万家灯火
致敬!
(责任编辑: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