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布了一篇题为“华盛顿沉迷于武力的根源:中国崛起如何限制美国的干涉主义”的评论文章。作者通过各种事例和分析,得出了一个听着很荒诞,却又让人不得不承认非常在理的观点:中国的实力越强,美国四处“狂轰滥炸”的行动就越收敛。
《外交政策》成立于1922年,由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这篇文章的论述起点是:美国在一战以来一直靠不过分干涉海外事务发展壮大,但这一“优良品质”在苏联解体后被抛弃,美国在沉迷使用武力解决国际问题的歪路上狂奔,变得难以遏制。
随后,本文抛出了一个和美国当前对华舆论氛围格格不入的观点:一个更强大的中国,不仅对国际社会的安全有利,也能保护美国自身的安全。
作者认为,苏联解体后的美国陷入了一个僵局:既不存在一个能威胁美国生存安全的外部势力,美国自身的实力又不能完全压倒世界其他力量,前者使得美国对使用武力缺乏必要的顾忌,而后者意味着美国即使再滥用武力也做不到完全统治世界,这个僵局使得美国没法靠自我约束来避免穷兵黩武,导致最后被国际社会所抛弃。
从作者的用词“沉迷”(addiction)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美国拟人化的形象:一个孔武有力,无人敢惹的“瘾君子”,在被毒品掏空身体后不光彩地死去。但是,作者却又列出了三点原因,指出中国的崛起能遏制美国“自毁前程”的趋势。
首先,作者宣称中国的发展会“威胁”周边各方,而美国可以借助团结这些势力,使自己在不诉诸武力的情况下成为当地的“联盟领导者”。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这种老套说辞显然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