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为何新年伊始英国各行业纷纷罢工?英国2023年经济前景如何?

2023-01-08 13:42:09 来源:国际在线

新年伊始,正是万象更新的时节。但对于不少英国人来说,他们匆匆前行的脚步要暂时被打断一下了。

由于英国交通部门的罢工,英国只有五分之一的铁路服务继续运转。

这使得数以百万计刚过完假期、准备返岗工作的英国民众受到影响。

英国《独立报》:根据英国全国铁路、海路与公路运输工会的声明,工会成员在1月3日、4日、6日和7日进行罢工;同时,英国火车司机联盟也于1月5日参与到罢工中。此外,伦敦巴士司机也加入到罢工行列。

工资上涨赶不上物价涨幅

新年第一周的罢工只是去年年底英国各行业罢工的延续:

  • 去年11月开始,英国多所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师举行罢工,大批教师手持标语牌走上街头,要求加薪10%;(责任编辑傅鑫)

  • 去年11月开始,英国多所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师举行罢工,大批教师手持标语牌走上街头,要求加薪10%;(责任编辑傅鑫)

  • 去年11月开始,英国多所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师举行罢工,大批教师手持标语牌走上街头,要求加薪10%;(责任编辑傅鑫)

  • 去年11月开始,英国多所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师举行罢工,大批教师手持标语牌走上街头,要求加薪10%;(责任编辑傅鑫)

参与罢工的英国救护车工作人员高举“马上增加救护人员收入”的标语牌

罢工潮还在继续发酵。

据英国《卫报》一篇文章透露,出入境管理人员的罢工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机场口岸,未来数周或将扩散到包括多佛港在内的多个港口,影响英国货物进出口物流。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为何罢工此起彼伏?

要求增加薪水、改善工作条件是绝大多数行业罢工者的诉求。

英国全国铁路、海路与公路运输工会代表凯茜·马奇罗一语中的:“物价涨破天际,为了生活大家疲于奔命。过去三年疫情那么紧张,工人们维持了铁路的正常运行,给他们涨工资是应该的。”

凯茜·马奇罗

英国食品标准局上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英国成年人正在减少购买食品和饮料。

英国零售商协会1月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初英国整体食品价格通胀率从12.4%上涨到创纪录的13.3%,其中生鲜食品通胀率为15.0%,创下该机构自200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截图

不仅如此,高通胀下,很多英国家庭还因负担不起天然气费用,不敢开火做饭。

英国2023年经济前景如何?

当地时间1月4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在其新年演讲中将高通胀、经济衰退、政府债务高筑、医疗系统濒于崩溃和打击跨越英吉利海峡的非法移民列为英国目前最为棘手的五大问题,并承诺将把这五大问题作为英国政府2023年的优先事项。

苏纳克称,2023年英国将把通胀率控制在目前水平的一半左右,让民众有“财务安全感”。此外,英国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报酬更高的工作。

苏纳克发表新年演讲

然而,市场对于2023年的英国经济前景并不看好。

英国《金融时报》近期对身在英国的101名经济师进行了年度调查。

超五分之四经济师认为,英国在新一年面临的经济衰退将是七国集团成员中最深的,其经济复苏力也将最弱。

英国共识经济预测公司预测,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今年将萎缩1%。与之对比,欧元区整体将下滑0.1%。

经济师们还认为,通货膨胀在英国的持续时间也将长于其他七国集团成员,这将迫使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维持高利率,促使政府财政紧缩。而随着借贷成本上升,以及食品和能源价格飞涨,英国家庭收入将受到进一步挤压。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作为英国首相,苏纳克在向高通胀开战之前,首先向罢工者们“开战”了。

据英国媒体报道,苏纳克准备宣布立法,要求卫生服务、铁路、教育、消防和边境安全等六个领域实施“最低服务水平”,要求一定比例的工会成员继续工作,以保持“最低限度”的服务;如果工会拒绝提供“最低限度”的服务,罢工将被视为违法。

《泰晤士报》:根据政府限制罢工权的计划,雇主将可以起诉工会并解雇员工。

此举招致多方批评,被认为是对工人的“可耻攻击”。在不少英国人看来,立法遏制罢工“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延伸阅读:英国罢工英军顶岗?网友:总不能指望他们去打仗吧?

上周刚过完的圣诞节的是西方人阖家欢乐的日子,但是今年的圣诞节英国人实在是乐不出来。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圣诞节前后,英国的英格兰、威尔士地区的1万名救护人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罢工,为了解决因罢工导致的岗位空缺问题,英国政府打算派军人先“临时顶替一下”。

▲聚集在一起的罢工者

目前,英国正经受着高通胀的折磨,许多英国人都被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压的喘不过气,不久之前还引发英国铁路交通、邮政服务和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工人罢工,造成了大量社会服务岗位的空缺,这次医护人员的的集体罢工,更是给英国寒冷冬天的雪上加了一层霜。

今年欧洲国家先后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生活危机,英国也不例外,通货膨胀给英国带来生活危机的同时,还导致英国出现了严重的罢工潮,以至于影响到了每一个英国居民的正常生活。

▲英国通胀率

最近几个月内,英国各行各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面对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和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英国工人也就只能要求企业主和政府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但是政府和企业主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平白无故就这么涨工资,换了谁谁也不愿意,走投无路的工人们也只能用罢工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了。

最初的罢工是英国铁路工人和地铁工人,随后英国机场的运输工人也参与到了罢工行动中,接着又有4万名左右的英国铁路工人加入到罢工行动,这一罢工不要紧,直接把英国运输业给搞瘫痪了一大半。

▲因为罢工而受到影响的旅客

就在运输工人的罢工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邮政工人、律师、港口工人这些分布于各行业的工人们也纷纷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揭竿而起”,使得目前英国的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岗位空缺。

进入12月份,英国各行业的罢工愈演愈烈,英国铁路、海路和公路运输工会就宣布:本月和下月还会举行多次罢工,英国铁路工人在圣诞节前后这种传统假日出行高峰期间的罢工,已使得英国的铁路交通陷入瘫痪状态,目前铁路系统只有少量列车正常运行,这对于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

▲走上街头的罢工者

眼瞅着不答应涨薪,工人们就不回去干活,无奈之下的英国政府只好打起了英国军人的主意,为了解决因罢工导致的岗位空缺问题,英国政府计划派出了1200名英国军人和1000名左右的公职人员先“临时顶一下”,把他们全部投入到紧急的行业中,填补因为工人罢工造成的岗位空缺。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看得出来,英国政府这次是真的被逼得没办法了,否则也不会想出让军人和公务员来顶替工人的办法,但是军人和公务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顶得了一时,顶不了一世”,最多也就是能在短期内稍微缓解一下英国用工危机,并非长久之计,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虽然英国首相苏纳克23日已经表示:“目前高通胀正在蚕食英国每个人的工资,英国政府将设法确保降低高通胀的影响”,但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一天不满足英国工人们的需要,他们就一天不会返回工作岗位。

▲走上街头的罢工者

面对英国政府指派军人来填补岗位空缺一事,英国军方也表示:军队不应在罢工期间被当做“备用力量”,英国政府派遣军人填补罢工空缺岗位的行为是“略显危险”的。

英国军队现在除了顶岗,还能干点啥?

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凭借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大英帝国有着“日不落帝国”的称呼,而如今骄傲的皇家军队却被政府征召用来充当“临时工”,确实有那么点“脱毛的凤凰不如鸡”的悲凉感。

2018年英国媒体做了一个统计,把1982年马岛海战那年的英军和2018年的英军做了一个实力对比。从结果来看,相比1982年,2018年的英军兵力在规模上已经有了大规模的精简,其中海陆空主战装备数量更是大幅度缩水。

▲1982年的英军与2018年的英军

根据这份统计,2018年的时候,英军的总兵力已从1982年的32.76万人精简到了15.02万人,精简幅度超过一半。常备军队的人数也从16.31万人缩减到了8.5万人,同样超过一半。陆军主战坦克从900辆缩减至227辆,缩减了将近75%。皇家空军作战飞机数量也从467架骤降至185架,且主力战机由之前的英国制造转为欧洲联合+美国制造。

▲1977年的英国皇家海军

其中皇家海军的缩水幅度最为明显,1982年英国皇家海军驱护舰总数多达60艘,但是近年来由于经费不断削减,皇家海军难以维持大规模的水面舰队,目前驱护舰加起来只有19艘,其中一大半还经常趴窝。

潜艇方面,当前英国皇家海军共有攻击型核潜艇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4艘,与1982年相比数量也少了很多。至于航母那就更造不起了,在经历了近5年的航母空窗期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才终于有了1艘常规动力航母。

▲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被击沉的英国皇家海军“羚羊”号护卫舰

陆军的情况可能更惨一点。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曾亲口承认“英国陆军在“某些关键作战能力方面与同级别对手相比,至少落后了15年”,虽然这位国防大臣看似“坦率”地承认了英国陆军的实力不足,但是他可能还是过于乐观了,英国陆军的落后幅度可能并不止15年。

马岛战争之后英国军事实力出现明显的“缩水态势”,一方面是英国“战略收缩”带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受困于英国不景气的经济形势。就目前英国的综合国力来看,别说建造第三艘航空母舰了,就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捉襟见肘。

▲根据《太阳报》的报道,一名英军现役士兵在麦当劳工作以赚取现金度过危机

英国武装部队国务大臣马克·弗朗索瓦的一份评估报告说,2016年到2017年的一年时间里,新加入常备军的军人有12950名,但是退役老兵的人数却是14970名。经过全面训练的英国陆军正规部队士兵人数也从原定的82000人减少到了78010人。而退出英国陆军预备役部队的人数却增加了20%。到了2019年,英国陆海空三军全职训练作战部队减少到了75000人,比预定的目标减少了更多。

▲英军现役军人在马房工作

早在2012年,时任英国国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就决定把常备军的正规部队人数减少到2万人,使英国军队发展成为一支以预备役为主的军队,不必为大量常备军支付军费。2022年英国又遭遇了40年一见的通货膨胀,这对于其军事实力的打击就更不用多说了。

虽然此前约翰逊政府和特拉斯政府,都曾提出要增加英国的军事预算开支,现任首相苏纳克也对军事领域足够重视。不过即便如此,英国恐怕依旧难以遏制军力下滑的趋势,因为根据英国国防部自己的评估,未来的10年英国军队将面临150亿英镑的资金缺口,到时候英国可能就要体会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了。

▲戴着熊皮帽的英国士兵

其实无论是人还是国家,把削减必要开支作为节约的手段,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悲剧的开始了。如果马岛战争发生在今天,那么英国很有可能就不会大费周章地跨越半个地区去远征南美了。不能攘外的皇家军队不抓住机会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一把,难道还留着打仗吗?

无独有偶,就在英国人纷纷走上街头的同时,法国的铁路列车员也开始了罢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和购买力下降等问题,法国铁路列车员也决定在12月23日至12月26日、12月30日至明年1月2日进行两轮罢工。

▲法国罢工

要不然说法国铁路列车员真会挑日子,一个圣诞一个元旦,两个都是传统假日,也都是人们出行的高峰期,这时候撂挑子不干了,剩下的也就只有无法出行的民众干瞪眼了。跟据法国媒体的报道,由于列车员的大面积罢工,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宣布取消部分列车,此外法国国内的高铁、跨国列车、城际列车和轻轨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由于罢工,目前已经有大约20万名乘客的出行受阻,法国多地的火车站都出现了旅客滞留的情况,许多民众不得不选择拼车、租车出行,有的甚至直接取消了原定的出行计划。

▲罢工给法国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受困于能源价格高涨,通胀水平居高不下,法国近期已经上演了不少的罢工和抗议活动,其根本目的和英国工人一样,也是为了提高工资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尽管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日前已经表示和工会达成了协议,新年假期期间铁路员工不会继续罢工,但是如果不能解决能源价格、生活成本的上升问题,法国国内的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到时候可就不止铁路工人罢工那么简单了。

再看看美国,美国《纽约时报》的数百名记者和一部分员工在美国时间12月8日展开了24小时罢工,这是是《纽约时报》40多年来的首次大罢工事件。另外,美国的铁路工人也开始大罢工,据估计,铁路工人的罢工每天将给美国造成20亿美元的损失,根本原因同样是通胀之下的薪资缩水问题以及员工的福利问题。

▲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罢工次数。数据显示随着通货膨胀削弱实际工资,工人罢工不断加剧

此外,还有比利时航空、铁路行业的罢工,智利的铜矿行业的罢工,芬兰能源化工、航空业的罢工,德国的电商、航空、铁路、金属等行业罢工等等,南非也爆发了12年来的首次公职人员罢工,就连蒙古国也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可以说,现在全世界都在“揭竿而起”。

今年,受到俄乌战争、脱欧、疫情反复和欧洲能源短缺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都出现了下行的情况,高通胀,高物价,更是在不断加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就拿开头提到的英国来说,今年英国的通胀处于40年以来的高值,根据英国央行的预测,今年英国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将下降1.75%,约16%也就是将近450万户的英国家庭面临着“严重财务困难”。

▲图为英国伦敦一家“食物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货架。在英国,“食物银行”是为贫困人群免费提供食物的慈善机构。

去年11月开始,英国多所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师举行罢工,大批教师手持标语牌走上街头,要求加薪10%;(责任编辑傅鑫)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