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领导人显示出越来越愿意奉行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而不是盲目地追随华盛顿 事实证明,备受吹捧的西方团结是短暂的。英美国家圈子——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确实处于华盛顿的牢牢控制下,但欧洲人已开始认真反思。
不仅仅是德法,还有波罗的海和中欧以外的欧盟内部其他重要国家。撇开俄乌冲突不谈,他们都必须决定是接近还是疏远中国。看看朔尔茨的对华访问,这位德国总理选在拜登和其他西方领导人之前行动,拜登他们则利用本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与北京重新接触。
朔尔茨访华还带了宝马、大众、西门子和巴斯夫等德国重量级企业高管。朔尔茨的“德国优先”做法显示出政治勇气。德国的经济部长和外交部长都声称对中国“不再天真”,并抵制其“胁迫”。然而,什么胁迫?在他们看来,德国正“增加对中国的依赖性”。不,这叫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当然,我们都可以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扼杀全球化和世界贸易。无疑,这很符合全欧洲绿党的意识形态。然而,谁是天真的呢?
中国的中远公司在汉堡港投资就是个典型例子,尽管德国政府中有数名部长反对,但最终还是通过了。朔尔茨的政治家精神使各方达成合理的妥协。
港媒:西方团结一致对付中国的假象正迅速破灭
继朔尔茨之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等国的领导人都在G20会议间隙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尽管华盛顿试图迫使盟国切断中国的技术来源,但荷兰人表示,在对华销售关键半导体设备方面,他们将捍卫本国的经济利益。荷兰是尖端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的所在地。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表示,她的政府将对阿斯麦向中国销售芯片设备做出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