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在全球最大的十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中,超过一半是中国品牌;其中比亚迪位居榜首,排在第二位的是马斯克的特斯拉,中国目前大约有300家企业正在生产或计划生产电动汽车。报道还援引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今年5月底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制造商2021年已经在全球销售了50万辆电动汽车,并计划明年将出口量翻一番。在欧洲,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10%的电动车市场份额。
10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30.1万辆,同比增长73.9%;这也是继今年8月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二次实现单月出口突破30万辆。另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91万辆,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
“长期以来(汽车)一直是欧洲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如今欧洲却可能依赖中国电动车。有鉴于此,MERICS报告敦促欧洲尽快做出反应,因为这将使欧洲经济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欧洲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开始超过(对华)出口的汽车,很可能对(欧洲)数以百万计稳定的技术工岗位造成深远影响。”英国《金融时报》写道。
德国《经济周刊》在10月5日的报道中写道,超过15个中国汽车品牌已准备好征服欧洲市场。文章援引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多年的冯思翰的话称,在现代汽车的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国的追赶正在变成超越。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品牌电动车的海外销量仍有提升的空间。比亚迪按月公布的海外销售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8月份、9月份公司分别在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4026辆、5092辆、7736辆,而当月其新能源车总销量为16.25万辆,17.49万辆,20.13万辆。
同时,在提高欧洲消费者认可度方面,中国品牌依然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经济周刊》提到,去年舆观调查公司向2000多名德国人询问了他们对中国汽车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约27%的德国人可以设想购买中国汽车,有33%的人断然拒绝购买中国品牌汽车;有25%的人态度相当消极。相对而言,18至24岁的年轻买家群体对来自远东的新品牌接受程度高一些,有38%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设想购买中国品牌;但在55岁以上最年长的群体中,这一比例仅为24%。